1、养殖环境 (1)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性好、且呈酸性的土壤。可将腐叶土、糠灰、粗砂混合,比例为五比二比二。还可在里面加入一些厩肥。 (2)浇水:可观察到土壤表面干了之后浇。植株是肉质根,不可积水。 (3)施肥:植株喜磷、钾肥。成长期大概每隔三到五天一次。不过它怕浓肥,需注意浓度。 (4)光照:它属于阳性花卉,因此必须提供充足光照。特别是成长期和开花期,每天不少于六个小时。夏季避免正午的阳光。 2、摘心摘叶 春分或清明时节是将植株从室内移到室外的好时机。到室外后,大概两到三天的适应期过后,可将老叶摘掉,留下嫩叶,促进新梢发出。另外,开过一批花之后,也要将老叶摘掉,促进新枝和花朵的成长。另外,在成长期,要摘心,以促进侧枝萌发。 3、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等。发现之后,要及时将病叶剪掉,然后向叶子喷洒一些百分之五十浓度的多菌灵水溶液,或用百分之七十的托布津溶液。虫害主要有蚜虫,危害植株的嫩芽、花蕾。发现后,可用五百倍洗衣液喷洒,再用清水冲洗。对于蚧壳虫,可用醋溶液。
1、养殖环境 (1)温度:喜温暖,最好在十九到二十五度。冬季不要低于十三度;夏季也不能过高,不超过三十二度。 (2)浇水:需及时浇水。春、夏大概一到两天一次;秋冬根据九天的温度和湿度,大概一周左右一次。夏季还需喷洒水,以增加湿度。 (3)土壤:主要要求是疏松透气方面。具体可用腐叶土、塘泥、河沙、草木灰混合。还可在里面加入一些基肥。 (4)光照:有需求,但不多。可放在散射光照射的地方。光线强烈时遮光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冬季放在能接触阳光的地方。 (5)施肥:成长期大概五到十天一次。时间在早上或傍晚。 2、防治病虫害 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等。发现之后,需及时将受到危害的叶子、枝条都剪掉,最好烧掉。然后,可喷洒百菌清等药剂。虫害也比较多发,比如蜗牛、蚜虫等。蜗牛一般数量不多,可人工捕捉,蚜虫数量多可喷药。不论是病还是虫,在发生之前就可防治,每个月喷一次杀菌剂。 3、换盆 植株成长一段时间之后,原有的盆无法满足要求,土壤中养分也不多,所以要换盆。换好新的盆和土后,要浇透水。一个星期之后,再正常浇水。一个月之内,不要施肥。
1、养殖环境 (1)温度:最好是十六到三十度。冬季不要低于十三度;夏季不要高于三十二度。 (2)湿度:这里指的是空气湿润度,最好在百分之六十到八十。 (3)浇水:成长期在春夏两季,可多浇水。夏季可一天两次,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休眠期少浇水,冬季可不浇水。 (4)光照:平时可放在半阴的地方,花期前后提供散射光照射。 (5)施肥:成长期需量多,可每隔一周到十天用一次稀薄液肥。花期用磷肥,两三周一次。 2、修剪 这里主要说的是花期过后的。植株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大概过两三个月花朵会凋谢。这时,需及时将凋败的花朵剪掉,减少养分的消耗。如从花茎基部四到五个节处剪,那么它还会再开花,不过不利于下一年的开花。因此,正确做法是将花茎从底部剪下来。 3、换盆 植株成长速度很快,需定期换盆。如基质老化或者透气性变差,也要及时更换。一般可在五月份左右,在新叶长出来之前换。将旧的营养不足或透气性不好的土壤换掉,然后再换适合植株体积的大一些的盆。这样可为其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
1、养殖环境 (1)水质:水质对植株成长影响大,含铁太高的水不能用。可选择河水、湖水、井水等。 (2)光照:非常喜光,需提供全光照的环境,特别是成长期。 (3)温度:成长期最好在二十二到三十二度。不太耐低温,冬季需注意。 (4)土壤: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腐殖质多,必须肥沃的土壤。 (5)通风:植株喜空气流通好的环境,在外养殖的植株喜微风。 2、容器和水的深度 首先可根据植株的具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容器。另外的要求就是保水、耐用。倒入水的深度也得注意。刚栽种时,深度不要太大,在三到五厘米就行。随着植株慢慢长大,可将水深控制在十厘米左右。到了秋冬季,植株要进入休眠期了,那旧不用经常加水了。 3、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将种皮磨破,然后浸种育苗。保证水质好,经常换水。温度在十五度左右。大概一周就可以长出芽。两周后可生根,此时可移栽。需注意水不可太深,不要将叶子浸在水里。 (2)地下茎繁殖:准备十厘米厚的淤泥,将根茎埋入。之后,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然后加入少量水。等芽长出来,就可以加水,大概三到五厘米。
1、养殖环境 (1)土壤:主要要求疏松、肥沃、排水好的土壤。 (2)浇水:成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在夏季,一天可浇两次。春秋大概每天一次。冬季则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不论哪个季节,一定不要积水。 (3)光照:必须提供充足的阳光,不然植株会变得瘦弱,且开花少。 (4)温度:最好是温暖,十五到二十度左右。低温会使它的开花延后。 (5)施肥:栽植时可在土壤中混入基肥。花前用一次磷酸二氢钾,花朵用一次饼肥。平时的成长期,可用复合肥、有机肥等。 2、修剪 刚上盆之后,需修剪一次。特别是要制作盆景时,必须在此时打下基础。平时可观察植株的状态判断是否应该修剪。需将交叉、直立的、干枯的、太密集的枝条都剪掉,并截短侧枝。这样,既可以使它的造型更好看,又可以使它枝繁叶茂。 3、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九月果实成熟后,将其摘下,然后将皮剥下、洗净。准备适宜的基质,等到九月底就可播种了。 (2)嫁接繁殖:主要分为枝嫁和芽嫁两种。嫁接所用的根可选用桃树、李树等,不过最好还是梅花树嫁接其他品种,这样繁殖成功率高,长势也好,
1、养殖环境 (1)土壤:主要要求是营养多、疏松透气、排水性等。可选择将腐叶土和园土混合。 (2)光照:植株喜光,需提供充足阳光,特别是成长期。在夏季,有时也需适当遮光。 (3)浇水:成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秋冬季减少浇水。 (4)湿度:夏季需得通过喷洒水等方式来增大湿度。 (5)施肥:主要需要的阶段是成长期。一般每半个月左右施加一次液肥就可满足要求。注意浓度别太高。 2、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其为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在二月份前后进行。选择十到十五厘米左右的、健壮的,最好是老桩。将大概三分之一叶子剪掉,并把底部剪成一个斜口。基质最好是河沙,大概五到七厘米。将枝条插入,浇透水。注意进行遮荫,或将植株放在阴凉的地方。 (2)除了扦插法,常用的方法还有分株法、压条法等。 3、病害防治 植株病害多发,主要由真菌引起。将病叶子剪掉之后,可喷洒波尔多液。 4、修剪 植株萌芽成长能力强,所以需及时修剪,特别是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还有开花过后,也需要进行一次修剪。
一、养殖环境 1、土壤:月季花喜欢肥沃湿润的土壤,选择疏松、排水性好的沙质壤土最佳。 2、温度:适宜月季花生长的温度为18-20℃,若温度达到25℃时它生长就会加快,但花期会变短;温度达到30℃不仅花开的小,还很容易出现病虫害;温度低于5℃它就会进入到休眠状态,会停止生长。 3、光照: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月季才能更好的生长,每天至少给它5-6小时的光照,若光照太弱就会徒长或花的颜色变淡。夏季高温的中午需要适当采取遮荫措施。 4、浇水:长出新的枝叶时,2天浇水一次,现蕾时每天浇水一次,开花期间上午浇水一次,土壤不能过干或过湿。夏季时可以经常向叶片喷水降温。 二、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一般选在春季或早秋扦插,在植株上要先剥皮,等生出愈伤组织后,再剪掉枝条进行扦插。 2、播种繁殖:播种的间距一般是3厘米,在播种后覆盖一层沙浇透水,大概40天左右时间就能出苗了。 三、常见虫害 1、蚜虫:被危害后悔出现黑色分泌物,在它产卵期间,可以交替使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2、叶蜂:叶片会出现孔洞,严重的还会将嫩稍啃净。要在虫害发生时用药物喷洒。
一、养殖环境 1、土壤:要用疏松、排水性好的弱酸性土壤,不要用黏重的碱性土壤,否则会造成它生长不良。 2、浇水:一般要等土壤变干燥后再浇水,不过天气干燥时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在夏季或干燥的季节,可以将它放在室内,并在室内喷洒水增加空气中湿度。盆内一定不能出现积水,否则容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 3、施肥:生长旺期每月施一次复合肥,进入到秋季后适量施1-2次的磷肥、钾肥。不过要注意不能施太多,否则会灼伤其根部,叶子也会随之变黄脱落。温度低的冬天不用施肥。 4、温度:适宜平安树生长的温度为20-30℃,它不耐寒,最低不能低于0℃,一旦温度过低就会导致叶子枯萎,甚至会被冻伤。冬天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以上。 二、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扦插适宜温度是22-28℃,把健壮的枝条剪成10-15厘米,每截最好留2-3片叶子,将枝条插到土壤3-5厘米中,然后浇透水,用薄膜盖住放在阴凉处即可。 2、播种繁殖:把选好的种子放在阴凉的环境,等种子裂开白色的口子再进行播种,一般选择沟上点播的方法,播种好之后盖上一层泥层保持湿润,大概一个月时间就会生芽了。 三、常见虫害 1、蚜虫:它会对嫩叶造成虫害,不仅会影响到它正常生长还会影响观赏性,在出现蚜虫后可以撒点草木灰,之后清洗干净喷洒药剂,就能有效地抑制虫害蔓延。 2、介壳虫:一般会出现在叶子的两面,会使叶子变黄甚至脱落,在发现后要及时用药剂喷杀,如果严重的情况下,要将室内其他植物都做好防治,并将病叶清除干净。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养殖紫玉兰最好用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 2、水分:浇水要适量,盆土不能过于湿润,否则它的叶子会变黄甚至脱落。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早晚各浇水一次,并适当的向四周喷水,用此方法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下雨过多的时候盆土不能有积水,不然会烂根,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3、光照:紫玉兰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若是长期将它放在阴凉的地方养殖,就会难以开花。每天要给它6小时以上的光照,但在夏季要适当缩短光照时间并避免强光直晒。 4、施肥:紫玉兰喜肥,因为它开花量大花期长,所以要及时施肥,保证充足的养分,在5-10月期间每5-7天施一次肥,一般以磷钾肥为主,要注意不能施生肥,否则可能会烧根。 二、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靠接最好在植株离地面70厘米的位置,在绑完主枝后包上泥团,并且用树叶包扎,等大概两个月时间切离就可以了。 2、压条繁殖:最好选择在2-3月期间,把需要把握好一半的深度对压取枝条进行切割,然后再向上割开,将片瓦放在中间慢慢将枝条放进土里,最后堆土即可。 三、常见病虫害 1、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黄化病等,生病之后要及时将病叶清除,再用多菌灵溶液喷洒防治。 2、常见的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出现蚜虫可以用棉签沾洗衣粉的容易来黏除害虫,最后要用清水清洗枝叶;介壳虫可以用酸醋液进行喷杀。
一、养殖环境 1、土壤:三角梅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最好选择疏松且排水性好的土壤。 2、浇水:夏季每天浇水两次,花谢后要减少浇水量,浇水过多就会导致落叶或烂根,冬季也要控制浇水。夏季要加大浇水量,如果缺少水分就会出现落叶,还会影响正常生长或开花。 3、施肥:天气变暖之后间隔10-15天施1次氮肥,生长期间一周施一次饼肥水,在开花期间要适当施磷肥,冬季温度较低时要停止施肥。 4、光照:三角梅喜欢阳光照射,若是光照不足就会导致长势变弱,还会影响到开花,冬天最好将它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每天给它8小时以上的光照,不然很容易出现落叶。 二、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剪掉当年生长的健康枝条,将其插到基质中,将带有叶片的枝节露出,浇水后用薄膜覆盖住,放在散光能照射到的位置。 2、高压繁殖:将高压枝条在母本分叉上两寸的位置割皮,包上湿润的土壤用塑料袋扎紧,一个月时间就会长出根系。 三、常见病虫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枯梢病等,在发现之后要及时用乐果或托布津等药剂喷洒,在平时要适当松土除草,加强通风,将病叶、病枝清除干净,以此减少病源的传播。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天竺葵对于土壤的的要求并不高,不过它最喜欢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 2、浇水:要适量浇水,春秋季节为生长旺期,因此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有积水;天气不好时最好不用浇水;正值雨季时不要浇水,还应采取排水措施,并且将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冬季要少浇水,若是温度高可适量多浇水。 3、施肥:生长旺季时间隔10-15天施肥一次,春秋两季间隔7-10天施液体肥料一次;如果在冬季温度高可以适量施肥,而夏季温度高时会进入到半休眠的状态最好不要施肥;出现花蕾之前施氮肥,之后以磷钾肥为主。 4、光照:阳光充足有利于它更好的生长,不过在夏季炎热时要适量为期遮荫,春秋冬季节可以直接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光照不充足的时候会影响它开花,开花的时候要避免被强光照射。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采集种子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如果想要在天气凉爽的时候播种,可以先把种子晾干贮藏好,温度在20℃时大概7-10天就会发芽。 2、扦插繁殖:春秋季节进行扦插最佳,要选择健康的插条,然后用吲哚丁酸泡5秒左右晾干,等到它萎蔫后进行扦插,浇透水避免被强光照射,2-3周后就会生根。 三、常见病虫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花叶病、根腐病、小羽蛾子、毛虫、白蚊等,想要预防花叶病、灭蚜虫很重要,还要将清除附近的寄生植物;小羽蛾子可以用敌百虫进行喷杀。
一、养殖环境 1、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壤适合仙客来生长,在栽植的时候要将培养土进行消毒。 2、施肥:一般10-15天施一次即可,在翻盆和换土时可以适量施点基肥,施肥一定要薄肥勤施,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要停止施肥。 3、浇水: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盆内不能有积水。夏季若是没有继续生长,可以正常浇水。 4、温度:仙客来在冬季适宜温度为10-22℃,昼夜温差不能超过10℃。夜间温度为8℃时可以正常开花,不过花期会减短,若低于6℃它就没有办法正常开花。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要先将种子消毒,再将它泡在温水中24小时,播种时种子间距为1-2厘米,浇水后将它放在阴暗的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18℃,用薄膜将其包住,20天左右就会发芽。 2、切茎繁殖:球茎的直接要3厘米以上并有两处以上芽眼,才可以分割,分割刀具要进行消毒,直切到根部,切口处涂上草木灰,晾干之后就可以进行栽植了。 三、常见病虫害 1、常见的虫害:蚜虫、红蜘蛛及卷叶虫等,可以用呋喃丹进行防治。 2、常见的病害:叶斑病、软腐病等,发病的时候可以用托布津水溶液进行喷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