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友们除了关心丸叶姬秋丽怎么养以外,估计还会关心丸叶姬秋丽和姬秋丽的区别,读完这篇文章,同时可以解决两个疑惑了。 丸叶姬秋丽景天科风车草属多肉植物,叶片饱满圆润,夏天多呈现为绿色,秋冬天日照充足时叶片会出现可爱的粉色,在强光下,叶片会出现可爱的橘红色,在阳光下会有轻微的星星点点金属状光泽。时间久了叶片上会有轻微的白蜡。 丸叶姬秋丽是极易群生的品种,并且很容易爆盆,生长的很快,也比较容易出老桩,夏季需要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其他季节可以露天养护,每天光照6小时,浇水可以适当多一点,5-7天就可以给一次水,繁殖方法和其他多肉植物一样,叶插,扦插都可以,繁殖特别容易。 丸叶姬秋丽和姬秋丽的区别主要在叶片上,丸叶姬秋丽的叶片更加圆润饱满。

姬花月是园艺品种,容易和玉树弄混淆,有花友问姬花月怎么养,其实很简单,姬花月需要接受充足日照叶色才会艳丽,株型才会更紧实美观,叶片才会肥厚。日照太少则叶色浅绿,叶片排列松散,拉长变薄,并且枝干非常嫩。 姬花月是中大型植株,随着生长的状态可以几年换盆一次,盆径可以比株径大1~2寸,这样可促进植株成长。介质一定要干燥后才浇水,可以施用缓效肥。 姬花月繁殖一般采用砍头法。砍头全年都可以进行,晾干伤口扦插在微湿的土壤等待发根就可以。 花友养护实例: 风筝虽然是养在阳光房内,一旦温度高于35度,就会移到明亮的散射光下慢慢断水,整个夏季的休眠期少水或不给水,到了9月中旬温度下来了,就开始慢慢恢复浇水,适应了阳光房的姬花月夏天是可以正常生长的,休眠不是太明显,但是夏天水分千万不要太大了,不然在夏天就会挂了,生长期叶片可以喷水。 冬季如果温度能够保持5度以上,都是可以给水的,5度以下就要断水,否则就非常容易冻伤了。冬季虽然寒冷,可也不是一个冬季都不给一点水,风筝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微微给点水在远离根部的地方,切勿喷雾或给大水,姬花月不耐寒,水大容易引起腐烂。 春季温度上升后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给水。姬花月是非常好养的一个品种,四季中除了夏季要注意适当遮阳,其他季节都可以全日照。土壤风筝用的是泥炭混合了颗粒的煤渣等,土表铺设大颗粒石头,配土以透气为主。

京鹿之子景天科纱罗属多肉植物,丛生,茎易分枝,茎和分枝通常垂直向上生长。叶片呈扁梭型,植株叶片对生,表皮覆盖有蜡质,随着生长蜡质会轻微的龟裂,叶片上也有不规则的斑点,强光下斑点呈现漂亮的褐红色,当光线不足时叶片会散乱徒长,斑点也会不明显。京鹿之子叶片不容易掉,但可以叶插,京鹿之子花序顶生,花瓣直立,花开5瓣,微黄。 京鹿之子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为植株的生长期(花友的环境不一样,生长期也有长短),若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叶与叶之间的上下距离拉长,使得株型松散,叶杆变嫩,叶色变灰绿,而在阳光充足之处生长的植株,株型矮壮,茎节之间排列非常紧凑,叶片斑点也会呈现漂亮的褐红色。 京鹿之子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京鹿之子能耐零下2℃左右的低温,是室内的温度,非露天,再低叶片的顶端生长点就会出现冻伤,干枯死亡,冻伤后叶片全部会脱离叶茎。整个冬季基本断水,5度以下就要开始慢慢断水。夏季高温时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这个时候要通风良好且适当遮光,避免曝晒,节制浇水,不能长期雨淋,以免植株腐烂。 京鹿之子繁殖一般就是分株和叶插,取健康饱满的叶片,晾干伤口扦插,可以直接扦插在干的颗粒土中,几天后少量给水,京鹿之子是非常好繁殖的品种,叶片非常容易长出小根。碰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把根牢牢扎在土里。

绿萝好养,而且生长速度快,很多花友家里的绿萝都枝繁叶茂,这时候花友就想知道绿萝怎么修剪,看着绿葱葱的绿萝舍不得下手是主要原因。 对于绿萝怎么修剪这个问题,老实说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绿萝不同于其他植物,修剪可以促花,可以分枝等目的,修剪绿萝最大的目的应该就是造型,而每一个花友的绿萝原有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盆栽绿萝柱的,也有吊盆绿萝的等,所以本文只能告诉花友一些比较核心的东西了。 当绿萝的嫩梢越长越细长,特别是那些装饰成图纹柱的植株,摆放在室内就不合适。花友可将其过长的茎蔓剪下,切成长约20厘米的茎段,插入蛭石或沙壤中,也可插入素沙中,或者用青苔将其下端包裹好,搁放于潮湿的地面上,保持25℃至30℃的环境温度,并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30天左右,插穗即可生根并萌发新芽。生根后约经一个月,当其新根长达5厘米至8厘米时,将其取出用稍大的花盆沿四周栽种,每盆种3株至4株,中间插一根用棕片或粗布条包裹好的小木棍,将每株的新梢牵引捆绑其上,可形成新的绿色小柱。 上面一段话的核心就是,本来吊兰就有一个好的造型,新长的枝条破坏了原有的造型了,所以需要修剪掉,这并不会对绿萝造成什么影响。当然如果花友有自己的造型想法也可以尝试,还是那句话绿萝不同于果树,月季等修剪会涉及到开花,结果。 比如下图的绿萝,虽然茂盛,但是新生的枝条已经拖拉到地板了,要么就是牵引到其他地方,比如顺着柱子之类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打算,最好的方法就是剪掉多余的枝条,保持最佳的造型。

贴梗海棠修剪一般有春季修剪和花后修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修剪目的也是不同的,贴梗海棠春季修剪以短截和疏枝为主,而花后修剪则为保持树形,使整体效果美观。 春季修剪:在早春树体尚未萌动时修剪最好,修剪方法多以短截和疏枝为主。 1、刚定植的植株:按留优去劣的原则,一般选择3至5个健壮枝条,将过多弱小枝、病虫枝、弯曲枝从基部剪除,以促进来年自根际萌发茁壮新枝,增加丛内枝条数,剪时注意切勿留桩。对于已选出的健壮枝,通常强枝轻剪,弱枝重剪,剪口处留外向芽以便扩大树丛范围,同时使丛内中空,利于通风透光,多形成花芽。在肥水条件好的地方,要轻剪长留,肥水条件差的地方,要重剪短留。 2、定植后的植株: 理想的灌木型应保持内高外低、内疏外密的状态,这样不仅能使枝条均匀地接受阳光,也可增加灌木的通透性,更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具体的修剪方法如下: (1)将植株上影响树形的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内向枝从基部剪掉。选择方向适宜、粗细适宜的枝条5至8个留下,剪留高度应基部一致。 (2)由于贴梗海棠3至5年生花枝开花最多,应逐年更新开花枝条,使植株始终保持盛花状态,更新花枝应逐年进行,一般每年更新2至3枝,多余的新生枝和老的开花枝可去除。 (3)由于贴梗海棠的花芽基本都着生在短枝上,修建时应留下几节再剪去,以增加短枝。 花后修剪 为保持树形,使整体效果美观,需要在花后进行适当修剪。在花后两周将植株上的拥挤枝条和树冠轮廓上突出的枝条疏除。适当将长枝进行短截,从基部留3至4个芽,其余短截剪掉,利于增加形成花芽的短枝。花后结的果实应尽早摘除,以免养分流失,影响次年花芽形成。 注意事项 1.为控制植株高度对花枝进行短截时要轻,并需逐年进行,避免重短截影响春季开花量。 2.留枝量的多少应根据空间大小而定。单株栽植时,留枝可多些;成行或成片栽植,空间较小时,可适当少留枝。 3.花后修剪时减去了带叶的枝条,减少了光合面积,会抑制植株的生长,故修剪要轻。

很多花友所养的鸟巢蕨出现叶子发黄,叶边干枯的情况,不知道如何解决?首先看一下鸟巢蕨的基本信息,鸟巢蕨又称巢蕨、山苏花、王冠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讲讲鸟巢蕨叶子发黄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我们知道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而且不耐强光,属于阴生植物,那么我来看一下众多花友的养护环境,特别在北方,空气干燥,而且光线强烈,所以鸟巢蕨会出现叶边干枯,叶片干裂的情况,要如何避免呢? 知道原因,就可以知道如何避免了,首先要尽量保证养护环境的阴湿,可以放在背阴的地方养护,不要放在阳台窗台等光线明亮处,特别是夏季要绝对避免阳光直射,经常给喷水,以保证湿度,喜阴并不代表可以无限制浇水,保证基质潮湿就可以了! 小编温馨提示:养花先了解其习性,然后根据习性调节养花习惯就可以了。

对于虎刺梅修剪,花友更多的是因为虎刺梅植株太大,所以无奈才修剪的,其实刺梅有枝顶开花的习性,所以修剪可以促进分枝,达到多开花的目的,修剪的时候注意要佩戴手套。 虽然说修剪可以促进分枝,多开花,但是株型美观也是不可以忽视的,虎刺梅的整形修剪,多在花季过后的6~7月生长旺季进行,对于修剪下来的枝条,花友可用作扦插,繁殖新的虎刺梅盆栽。 对于虎刺梅的小苗,修剪应立足于尽早形成骨架。当小苗长到10厘米时,可剪掉枝顶部分,促发侧枝;以后待侧枝又长到一定高度时,再剪掉枝顶,再次促发侧枝以形成基本骨干枝架。 当虎刺梅已具备了4~5个枝条后,要预先设计出长远培养目标,或绑扎成球形、或花屏、或花篮等,然后按既定目标立竿支架,将枝条适当加以牵引、盘曲绑扎,使之定向发展。 对于已经绑扎成型的虎刺梅,除个别突出地破坏成型的枝条外,一般可轻剪或不作修剪,只须注意适当盘曲整形即可。这是由于盘曲枝条亦有刺激植物顶端优势的作用,如欲使枝干某部位吐露新枝,就将此处向下弯曲,令枝干顶端低于弯曲处,这样在绑扎的地方很快就会长出1~3个新枝来。

君子兰繁殖方法中分株是比较常用的,有花友不知道君子兰如何分株,生怕处理不当,其实君子兰分株并没有花友想的那样复杂,掌握好时间就成功了一半,君子兰分株的最佳时间,是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最佳,长江以南可在清明节前后进行。 这个时候,君子兰刚刚开过花,进入了旺盛的营养生长期,可利用对君子兰翻盆换土的同时,切取幼株来分株繁殖。下半年分株则可在白露和秋分之间进行,使切离母体后的新株有一个较长的生长期。究竟是春季分株还是秋季分株,可根据子株的大小决定。子株太小分株后生长缓慢,子株过大又影响母株长势。一般情况下,子株长出3片至5片叶子时分株,对子株和母株的生长都非常有利。也就是说,应该上半年翻盆的不能拖到下半年,更不能拖到第二年再翻盆。 君子兰分株的具体方法 1、刀片:可选用医用手术刀,或装璜用薄片刀,使用前最好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杀菌。 2、准备好花盆和盆土。花盆以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又无病菌为宜。 盆土可做两种基质的准备。一是纯沙基质。把普通的河沙,先用细筛将沙内粉末筛掉,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再用开水冲洗清毒,晾晒后备用。河沙是君子兰分株苗催根的优良基质,对于幼苗的分栽、成活,都非常有利。二是腐叶土,这种酸性土壤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适于栽培带根切离母体的幼苗,用这种基质培育分株苗,一般缓苗几天后分株苗就能恢复生机,并很快利用自己的根系,从基质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健壮生长。 3、切割后要用准备好的维生素B12药液用于涂抹母株和子株的伤口,木炭粉或硫磺粉对伤口进行干燥和消毒处理。这些工作做完后,便可进行分株苗栽培。 4、分株操作时,要根据子株的生长位置,来确定取芽的方式。是否需要进行翻盆,要看子株外露的情况,如果子株外露条件好,母株翻盆后还不到两年,就不必要进行翻盆取芽。只需将培养土刨开,能见到子株在母体上的位置,就可切芽繁殖;如果子株生长在母株根际底部,就必须翻盆。可轻轻地托出整个植株,抖去附着的旧土,将子株显露出来,采用掰取或切取的方法,取下子株。操作时,刀越快越好,创伤越小越好,这对小苗伤口愈合和生长都有利。 5、上盆栽培的深度,以埋住子株的根茎、稳住植株体为准。上盆时,要注意幼苗根茎与沙粒密切贴合。对因浇水而倾斜的幼苗要随手扶直。对于无根分株苗,栽培时立不稳,可用竹签插入基质,再把分株苗绑护在竹签上,使之固定。一般30天至40天后,便能顺利长出新根。

鸟巢蕨是一种附生的蕨类植物,原生于亚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非洲东部,在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那么鸟巢蕨应该怎么养呢?养殖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鸟巢蕨的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鸟巢蕨的养殖方法 1、栽植:盆栽鸟巢蕨土壤以泥炭土或腐叶土最好。生长2-3年靠栽巢蕨,株形开张,根部挤满盆架,可从盆内脱出,去掉部分残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叶,取出于株,分别重新栽植上盆。春季换盆时,应在盆中添加腐叶土和苔藓,并加少许碎石。 2、温度与光照:鸟巢蕨生长适宜温度为22-27℃,夏季要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这样有利于生长,使叶片富有光泽。在室内则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不能长期处于阴暗处。冬季要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继续生长,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 3、浇水与施肥: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新叶生长旺盛需多喷水,充分喷洒叶面,保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对孢子萌发有利。随着叶片的增大,叶片常盖满盆中培养土,浇水务必浇透盆,才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造成叶片干枯卷曲。 养殖鸟巢蕨的注意事项 1、鸟巢蕨适宜生长在泥炭土或者腐叶土中,适宜鸟巢蕨生长的温度为22—27摄氏度; 2、鸟巢蕨在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新生叶生长需要多喷水,保持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3、鸟巢蕨的养殖不需要太多的阳光、适量就好; 4、鸟巢蕨的生长季节要充分浇水,冬季室温低时,要保持盆土的湿润。

白芨的花朵很美,很适合观赏。花朵的颜色一般是呈现的紫红色, 其他颜色还有黄色、粉红色、红色,可以作为园艺栽培来种植。白芨主要盛开在春季,但是也会依据各地的气候来判断开花的时节。白芨的球茎晒干了可以作为中草药,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白芨的种植技术。 一、概况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角芨草、紫兰等。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安徽、湖北。贵州也有栽培。 二、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蒴果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4~5月,果期7~8月。白芨有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四、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前作收获后,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翻地前可以使用氟乐灵杀灭土壤草种,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有机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9--11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块茎做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1份种茎与2-3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栽种长江以南地区多于9-10月秋栽;西北地区宜于3-4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然后,按行距33厘米,株距23-25厘米,挖深10-13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3块。栽时,将芽嘴向处,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大约6000株。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除草4次。第1次于4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2)追肥 白芨喜肥,生长期间,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8-9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盖土压入畦内。 (3)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湿,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旱及时浇水。7-9月早晚各浇1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腐根。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头两年可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4.病虫害防治 (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 (2)地老虎、金针虫:地下害虫较多,可用少量樟脑粉兑水喷雾驱赶;病害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兑水喷雾,也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苗床上。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浇灌苗床上。 五、采收加工 采收白芨种子后,于3年或者4年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采收,此时地下茎块已长成8-10个,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至块茎内无白心时,取出晒干或者炕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亩采收鲜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2013年市场价480元每公斤。

大花蕙兰一般来买的时候都是盛花期,第二年复花比较困难,安徽芜湖张少义的大花蕙兰只生长叶子,不出花芽,那么要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深花友给出的意见。希望可以给花友们带来帮助。 答1:大花蕙兰是必须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植物,我们从头说起。早在上一次开花时,假鳞茎基部就有绿色的芽子出来,这个芽子要保护好。当花全部开放后,最好剪下花茎瓶插观赏,给芽子保留较多的营养。如不剪下,也尽量在花将谢时早些剪去花梗。如果芽子不止一个,只留一个大的,其余掰除,此后陆续长出的芽子也一律去掉。这个芽子到夏天即长成健壮的假鳞茎。7月前后,这个假鳞茎基部会生出花芽,但在高温时不长大,很容易被忽视。出花芽的同时还会有叶芽出现,要去掉所有叶芽,这点特别重要。花芽和叶芽的不同是:花芽圆,叶芽扁。如没把握,可等稍稍大点能明确区分了再掰掉。 夏天长出的花芽如果不经低温,不会伸长、长大、开花,甚至可能在土面上枯萎,所以秋季(北京为10月上中旬)必须让它经受约20~30天10℃左右的低温刺激(因品种不同而异),就放在室外,等气温低于7~8℃时再入室。这时北方大多已供暖,要尽力创造低温的条件。可放在北向阳台上,打开窗,让它仅早上见一点阳光。同时要保湿,可以用湿布至少围上两面或三面,保持其始终湿润即可。经过低温后花芽便逐步伸长,进而开放。(北京 卢思聪 于锡昭) 答2:首先要了解一下大花蕙兰的成花过程。大花蕙兰需要大温差的环境一个月以上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养植场一般在7月将其搬到高山上进行花芽分化,如果您能做到,那就有希望开花了。还有一个干燥法。植物都有这种特性,当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它会认为危机要来了,于是赶紧启动繁殖程序,因为种子是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所以就开花了,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不过这个方法对植物有一定的伤害。再有就是药物处理,这个比较专业,就不阐述了。(辽宁鞍山 李海锋) 答3:大花蕙兰只生长叶子、不出花芽的原因,估计是氮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说明植物缺少磷、钾两种元素,磷是促进花芽分化的重要物质,钾是促进花茎分化生长的重要物质。因此,大花蕙兰在春季生长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一般以饼肥水为主,施1~2次;而秋季则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一般也是用饼肥水,配施适量的骨粉或磷酸二铵复合肥,施1~2次即可。

大花蕙兰是需要水分较多的观赏植物,尤其在夏季,浇水一定要充足,并向叶由喷水,以降温和提高湿度。大花蕙兰膨大的假鳞茎,有蓄水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如果浇水不足,膨大的鳞茎就会皱缩,并会影响正常的生长。此外,开花期间应减少浇水,否则花朵会出现褐斑。 在生长旺盛期应10天左右追1次稀薄肥水。在幼苗期和低温季节,应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可用比例为7:6:19的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叶面喷肥,效果很好。 大花蕙兰需肥较多,养分不足,叶片黄化脱落,花朵变小。因此,要加强施肥。春夏季应每5-7天施肥1次,秋季每10-15天施肥1次,在冬季可停止施肥。春夏季生长期,以氮、磷、钾相等的标准肥料稀释1000倍液追施。秋季应多用钾肥,如磷酸二氢钾,可稀释800-1000倍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