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蕙兰是常见的盆栽兰科植物之一,花型美观,且有很多栽培品种。在对于蕙兰的养护上,有以下几个要点。 栽培基质:蕨根两份,苔藓一份混合配制,或采用树皮、木炭、碎砖块也可以作为基质。 光照:较喜光,光线不足开花少,不开花或所开的花质量较差,叶子变薄变软,假鳞茎细长,生长变缓。夏秋季节酷热阶段,需要50%-60%的遮荫处理,以防叶子发黄,生长停滞。 浇水:植株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偏好微酸性水质,雨水是最佳的选择。在春季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需每天浇水,并对页面进行喷洒,以防止黄叶出现,秋季花芽分化期较少浇水,冬季在花芽发育期叶需要一定的水分。必须选择通透性高的基质。 盆具选择:蕙兰在形态上,根系发达,因此,对盆的要求较大,选择盆的要求是能让其根部自然舒展。可选择较高四壁多孔的陶制花盆。 温度:植物偏好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昼夜有较差温差的气候条件,白天的最佳适宜温度为10-25℃,夜间为10-15℃,冬季夜间10℃左右,夜间温度高于20℃会使叶子生长旺盛不开花,低于5°会导致叶片发黄,花芽生长停滞,当温度28°以上会造成枯萎掉蕾。 切勿过勤分株:相比于春兰,蕙兰的芦头娇小,因此其中的养分储存也较少,如果分株过勤,很可能导致不发芽,或者发芽过小。

蜀葵又名蜀季花、一丈红、熟季花、端午锦,是锦葵科蜀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3米,花色有红、白、黄、紫等颜色,花瓣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分。广泛栽培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植物偏好阳光充足并且土壤肥力高的沙质壤土,植株具备一定的耐阴、耐旱和耐寒能力。因此,在我国北方到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蜀葵的繁殖主要为播种繁殖,花友们如果想种点蜀葵,春播选择可以在2月选择在温室进行播种,等到4月移植到露天环境进行种植,8月份就可以看到美丽的花花啦!如果你错过了2月份种植的时间也没有关系哦,可以待天气暖和的4月份进行露天播种就可以,秋播一般是在8月份开始,到了第二年6月份左右就可以看到开花。如果你想要你家的蜀葵可以一年开两次花只要精心养护也是可以的,8月份的第一次花谢后,对植株进行修剪并及时的施肥和浇水,一般10月份可再次开花。除了播种繁殖外,也可以通过扦插、分株和嫁接进行繁殖。养护期间可能会遭遇红蜘蛛、蚜虫等虫害,花友们记得注意防虫。 蜀葵植株较高,花型大花色丰富是人们装饰生活环境不错的选择。可以装饰花坛、庭前屋后墙角等,也可以用作切花材料。

由于蓝雪花的花朵分化出雄花和雌花,家庭栽培中会缺失莫一种或者授粉不良而不结种子或只结很少的种子,这就导致很多花友摸索如何让蓝雪花授粉结种子,今年就蓝雪花结种子问题进行了探索,目前进展顺利。 父本:去年秋天的扦插苗;母本:来自花友。5月25日开始人工辅助授粉,目前已是硕果累累,只待种子成熟。 授粉办法:每天早上8点左右,温度高早点,温度低晚点,用棉签粘取父本花粉,授予母本花柱上。授粉成功的花朵败后而绿色部分不落,待成熟后就是种子。 下面是蓝雪花雌花和雄花的区别: 蓝雪花雄花 蓝雪花雌花: 蓝雪花授粉后结的种子,结种率很高,其实雄花也可以结种,但是非常少!

有花友问鸟巢蕨为什么不开花,其实鸟巢蕨是不会开花的,因为蕨类植物相对种子植物来说,比较低等,植株上没有花的结构,因此它不会开花,主要靠孢子繁殖,属于不显花植物。 在植物分类上看,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比较高等,具有花的结构,因此属于显花植物,但真正的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这一大类,而澡类、菌类、苔藓、蕨类植物,这些植物相对低等,不具有花器,因此属于不显花植物。 ps:花友除了关心鸟巢蕨开花与否的问题以外,还想了解鸟巢蕨繁殖方面的知识,鸟巢蕨繁殖主要可用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就不说了,一目了然,但也比较适合普通花友,孢子繁殖对于普通花友来说有难度,但是家庭养的鸟巢蕨是可以看到孢子的,如下图: 如果花友要尝试播种可参考:春季先将细沙和腐殖土拌匀,经高温消毒,装入播种盆内压平,将成熟的孢子均匀撒播在盆土上,然后连盆浸入浅水中,利用渗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湿润,上盖玻璃保湿,并将其置于温润阴凉处,7天至10天孢子即可萌发,经1个月左右,就会长出绿色的原叶体,3个月后待其长出几片真叶时,方可上盆培育。

对于大岩桐播种,很多花友问大岩桐什么时候播种合适,理论上大岩桐播种春秋两季最佳,不过在实际中,很多花友一年四季都在播种,而且也都进行的很顺利,现在干预温度,湿度的条件很好,秋播的要注意冬季保暖(低温10度以下会休眠),如果没有暖气,需要收球来过冬。 大岩桐从播种到开花大约需要4-6个月左右,发芽温度22℃左右最佳(低于20℃种子发芽不会很积极),一般来说7-10天即可发芽,因为大岩桐种子细小,播种不宜过密,不然以后还要间苗,播后将盆置浅水中浸透后取出,盆面盖玻璃,置半阴处。苗期避免强光直晒,适当遮荫,避免阳光趋向,经常用水喷雾,以保持较高的湿度。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分栽于小盆。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

有花友在了解花草的时候,看到有根外施肥,不了解什么是根外施肥,其实根外追肥是将化学肥料或微量元素的稀释液喷洒在叶面,经叶子气孔被植株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所以又叫做叶面施肥(通俗的说就是叶面肥)。 根外施肥的优点是:用量少,肥效迅速、显著,肥料不会被土壤固定、不受根系吸收功能的影响等。 通常在叶面喷施无机肥料,喷后5小时便可被吸收,24小时内可被吸收50%-75%,肥效持续7-10天,所以根外追肥以7-10天喷一次为宜,除开花期外,其余时间皆可进行根外追肥,但通常多在花木生长旺盛或缺乏某种元素时进行根外追肥。 ps:不同的叶面肥,施用方法和浓度会有差异,花友可参考包装上的说明书进行喷施。

如何给花施肥对于养花老鸟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新养花的菜鸟来说如何给花施肥也是一门需要了解的手艺,所以本文主要讲述最基础的花草施肥,给新手花友做一个参考。 在说如何给花施肥之前,要告诉花友,不同的花,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肥料,施肥方法不同,不可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花草的情况来选择肥料,选择施肥方法。 花卉施肥要适时、适量,同时还要掌握季节和时间。一般来说在花卉生长季节施肥,生长旺盛的花卉需肥较多;苗期施全素肥料,花果期以施磷肥为主,观叶花卉以氮肥为主,处于休眠期的花卉停止施肥。此外,还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即“少吃多餐”。 目前常见的肥料,有以氮肥为主的观叶植物用的肥料,有以磷、钾为主的观花观果肥料等,不同的肥料都有不同的作用,花友可根据自己的植物来购买肥料,肥料包装上一般都带有施肥的方法,花友可参考。 下面再说给花施肥的两种方法,即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指在种植花苗前施入土壤中的肥料,露地栽种花卉,先在土壤中拌入基肥,然后覆土栽苗;室内盆栽花卉,可在盆土底层放入基肥,例如豆饼、鱼骨粉等。注意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也有花友用控释肥做为基肥施用。 ps:对于新手花友来说一般都是在用追肥的方法居多,对于老手花友在给花草换盆的时候会加一些基肥。 追肥是指在花草生长季节追施的肥料,露地花卉,可在花苗四周施干肥,而后浇水,也可直接灌水肥,盆栽花卉可以在盆土表面洒干肥末,然后松土、浇水。追肥用豆饼、麻酱渣或马蹄片、羊角等浸泡液,发酵后制成肥水施用,肥水适用于花圃或露天摆放的大盆花。 ps:沤肥对于新手来说并不适合,建议新手花友直接购买肥料。

翠叶竹芋的养殖方法和其他竹芋类植物差不多,都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翠叶竹芋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低温和干风,喜微酸性土壤,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叶土或培养土为好。非常适合室内摆放的观叶植物。 1、环境 翠叶竹芋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寒冷和干旱,忌烈日暴晒和干热风的吹袭,生长适温18℃至25℃,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本种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新叶生长期,应经常向植株喷水,否则会因空气干燥导致叶缘枯焦和新叶难以舒展。此外,强光照射也会造成叶缘枯焦,而光线不足又会使叶面上的银灰色条纹减退,影响观赏。 2、浇水 翠叶竹芋虽然喜欢较高的湿度,但是不喜欢盆内积水,所以增加湿度的同时要注意浇水的频度,可以采取喷雾的方式保持湿度。这里还要说一下,竹芋类都是热带植物,北方花友在养护的时候很难养的状态极佳,因为湿度达不到要求。 3、过冬 如果冬天室内没有暖气,且温度会低于18℃的地区,很难过冬,寒冬到来时,除注意保温外,应严格控制浇水,此时盆土过湿易造成根茎腐烂,盆土稍干即使叶片枯萎,春季回暖时还会重新发出新叶。新叶开始萌发时也不能过多浇水。只有随着新叶的增多,逐步增加浇水量。玫瑰竹芋在生长期内每周施薄肥1次,浓度相当于每千克水中掺入3~4克尿素,间施3克尿素加1克磷酸二氢钾,或相近浓度的氮、磷、钾复合肥,也可施经腐熟的稀释饼肥水,避免单施氮肥。冬季时要停止施肥。

有不少花友不知道洋桔梗种子怎么种,其实洋桔梗是我第一个种的开花的种子类,去年刚开始种花时买了好多种子,特别喜欢粉色的花,看到了洋桔梗的图就买了一袋种子,但买时什么都不懂,没想到由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由于种时比较热,出芽就有点簇生,所以一直没怎么长,我是5月种的,一直到11月份了才开始见长,然后今年开春了才开的花,时间很长,但也很省心,基本不用怎么管。 下面介绍下种植方法 1、首先准备好育苗土或者是育苗块,为了方便些,可以尽量用单独的育苗小盆种,这样发芽可以避免发芽时间不一样,而发生的徒长现象。然后装好土后用喷壶喷一下,下面再坐在大些的水盆里,这样就可以让土整个全部湿透。 2、分享到种子的朋友要小心的拆开袋子,因为洋桔梗的种子特别细小,像灰尘一样,哪怕喘个大气儿都好像要被吹飞,所以一定要小心,最好是有东西在下面接着,铺一层白纸,这样即使是不小心掉了,也不怕找不到它。然后有牙签稍粘点水,在种子上点一下,就粘到牙签上了,再往育苗盆里种就方便多了。需要注意的是,洋桔梗的种子是不需要在上面盖土的。就直接放在土的表面就可以了。 3、放好种子后上面如果有盖子可以盖上保湿,如果没有盖子的,可以盖一层家里用的保鲜膜。这样可以保持湿度。每天打开透透气就可以了。也可以每天拿特别细小的喷壶喷喷水,如果觉得掌握不好,可以直接坐在水盆里保持湿度。但一定记得,不要24小时放里,只要每天轻轻喷喷,或者坐一会儿就可以了。我个人觉得种子也需要呼吸的,泡久了种子会泡坏,反而不容易发芽。一般种上15-20天左右就会发芽了,晚一些的也有30天发的。亲们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放弃它们,在没发芽之前一直要保持湿度。 4、发芽以后就不用盖盖子了,可以晒散光,但千万不要暴晒,因为刚发芽的小苗很脆弱的,一晒很容易就干吧死。这时也不用天天放在水盆里了,看稍干点了再放就可以,刚出芽的尽量轻轻喷,因为小苗很小,一用力喷就会倒的。 5、等叶子长大些就可以定植了,洋桔梗是直根系,最好少移动,因为每移一回就会多少有些伤害,所以尽量少移动。要记得在盆里放些底肥,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我种的桔梗,从去年5月种,一直到今年开花时,除了放过底肥以外,其他都没有放过,开过花才补的其他肥。所以我个人觉得底肥很重要,即简单又方便,定植以后就要看差不多干透了再浇,不用勤浇了,我觉得你越关注它,它死的越快,我家的桔梗,基本都没怎么管它,就放一边儿,想起时浇遍水,浇水一定要浇透,就可以了。 洋桔梗是个好孩子,基本不生虫,不生病,什么都不用管也可以活的很好,只要你别成天关注它,它一定可以活到开花那天,报以你灿烂的花朵的, 呵呵,最后祝各位亲们,都可以种植成功,加油。

洋桔梗种植的生长可分为三个阶段:苗期、移栽期和上花期,当然,这是针对非直播而言,洋桔梗原产于德克萨斯州、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墨西哥等,虽然在沙漠发现,但不是真正的沙漠植株,因此对水的需求较高,后面会详细介绍。 一、 苗期 品种选择:洋桔梗根据不同的品种,可分为早生、中早生、中生、中晚生和晚生品种,一般不严格要求的话分为早生、中生和晚生。早生品种适宜的栽培期为3、8和9月,中生品种适合的栽培期为3、7和8月,晚生品种适合的栽培期为3至7月,而苗期通常为两个月,因此播种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而选择在适合移栽前适当提前两个月左右。 播种前最好对基质进行消毒,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土壤pH保持在6~6.5为宜,以促进Ca的吸收。播种时先湿润基质,播种后不要覆盖,保持超过5000lux的光照,苗期注意保持基质的湿润。基质温度保持在20~24度左右,以促进发芽。 以上是针对移栽苗子的栽培而言,假如直播的话可适当变通,洋桔梗的栽培中,根系最为关键,因此最好使用深一点的秒盘播种,以促进根系生长,后期移栽避免伤根。 一般播种后两周就会出苗。幼苗开始出现后,移到通风较好的位置,温度适当低一些(15~20度),可施以100~150ppm的氮肥。这时期的关键是白天的温度不要超过25度,夜间温度不低于5度,以防止莲座(莲座是洋桔梗为了避免不良条件及低光照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表现为主要的生长点停止发育,植株长成丛状,不能正常发枝开花)。这时期幼苗生长缓慢,要注意温湿度不要太高,以防止幼苗徒长及病害的发生,同时光照强度不能太低。 二、 生长阶段 幼苗有两对真叶时(4片真叶)即可移栽,移栽时注意不要伤根。家庭园艺的话,一般不存在连作障碍,注意不要使用太旧的盆土就行。移栽时不要栽太深,以避免茎腐病的发生。栽培时土壤温度保持在13~23度,移栽后浇透水,但注意后期也不要浇太多的水,保持土壤湿润就好,一般晴天浇水的比例为:早上:白天:晚上为2:2:1。 洋桔梗在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为了使每个植株开花更多,通常在缓苗过后,两对真叶都比较大是对植株进行打顶,以促进其产生更多分枝,打顶时注意器械的消毒。大田栽培一般10~15cm的间距,盆栽的话,建议每盆一株。大田种植可以直接进行灌溉浇水,盆栽的话需注意浇水的量及次数,洋桔梗对水的需求量太大,但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根系受损,还容易导致灰霉病的发生,因此依气候和温度等自己把握。 开始花芽分化的时候应逐渐减少浇水,以避免植株徒长。注意高温时不能突然减少浇水。洋桔梗生长不需要太多的肥料,一般使用硝酸钙兑成浓度较低的液态浇施。氮肥过多会导致分枝过密,叶片波浪状,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植株烧尖、茎干破裂及灰霉病。而钾肥过量则会导致茎干上垂直破裂,一般来说,新栽培洋桔梗的土壤不需要额外施用钾肥。一般来说,氮肥过多还会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从而导致烧尖,因此不仅要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还要注意pH不能超过6.5。 通常来说,较高的温度和长日照,有利于促进植株开花,而过多的水分和肥料则会延迟开花。有的人可能喜欢提早开花,但提早开花就意味着营养生长不足,植株矮小,花苞较少,因此,为了避免植株提早开花,可以把分化过早的花苞打掉,还可以通过短日照及降温处理来促进植株健壮。注意,短日照处理一般在花芽分化前,一般超过8小时植株就可以进行花芽的分化,因此下午5点后就可以对其进行遮荫处理。(当然,家庭园艺的话,依据自己喜好而定) 一个关键的问题,洋桔梗开花后,假如营养消耗不严重,还可以进行二茬栽培,假如舍得的话,可以像种切花一样,开花后从第二对真叶以上采收,进行良好的水肥管理,三个月之后同样能开出一样漂亮的话,此法不太适于早生品种。 移栽后注意温度不要太低,建议不要低于17度。低温、干燥、光照不足、氮肥过多等容易引起花苞败育。 除了病虫害,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假如栽培过程中植株莲座,可以适当施用赤霉素喷施,注意浓度不要太高;2、洋桔梗对杀菌剂较敏感,因此植株感病时用药浓度不要太高,以免造成药害。 病虫害:洋桔梗栽培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蓟马、潜夜蝇、蚜虫等,这些害虫容易造成洋桔梗病毒病,因此需要严格注意,避免虫害的发生。假如植株感染病毒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拔掉,以防止其感染其他植株。此外,化肥使用过多后,导致根系受损,容易感染镰刀菌,防治的方法是注意使用肥料的浓度,发现感病植株后直接拔除。此外,根结线虫也是比较严重的虫害,但盆栽的话一般不会发生,就不再做详细介绍。此外,化肥过多和温度过高时,假如通风不足,会造成炭疽病,可以通过杀菌剂处理,但最好的办法还是拔掉。还有一些高温等不良条件引起的生理病害,在此就不做详细介绍,各位有问题再做回答。 最后祝各位喜欢洋桔梗的花友能种出漂亮的洋桔梗!

很多花友在非洲堇的种植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有花友在非洲紫罗兰高手发叔那里得到了其养殖秘笈,对花友来说非常有用,现公诸同好: 问题《一》:茎部瘦弱,叶小于正常者,花开稀少或完全不开花。原因:光线不够。改善办法:将植物移到光照强一些的窗口或加设植物长明灯。 问题《二》:叶具昏暗 褐 色的边缘,花形小于正常者。原因:湿度不足。改善方法:将植物放到有植料浅盘中,并加入水分,可增加周围湿度。 问题《三》:新生长部分很柔嫩,但生长甚速,缺少花朵。 原因: 温度甚高。改善方法: 移到温度维持在16-24°C之间的房间。 问题《四》: 生长缓慢而叶向背面卷曲。原因: 温度太低。改善方法: 同《三》。 问题《五》:叶色浓绿但不开花。原因: 肥料过多。改善方法: 只要施用曾用过肥料分量之一半或将肥料中的氮肥减低。 问题《六》: 叶色变黄,植株体小,生长亦小于正常。原因: 肥料不足。改善方法: 设法每星期施肥一次。 问题《七》: 落叶或花蕾脱落。原因: 温度变化太快。改善方法: 将植物慢慢移动位置,避免突然将花卉移往温度与原来生长位置相差太远的地方。 问题《八》: 叶变得质脆易折且色褐。原因: 土壤缺少营养。改善方法: 如果已许久未换盆,宜将培植土换掉。 问题《九》: 叶上有咖啡色斑块。原因: 曾浇过冷水。改善方法: 应用与室温相同的水浇植物。 问题《十》: 叶片褪色并看似垂头丧气。原因: 光照太强。改善方法: 将植物由阳光下移开。

霜之鹤和花之鹤是形态十分相似又有亲缘关系的两种不同的多肉花卉,正是由于这一点,却困扰了不少人,很多人想知道霜之鹤和花之鹤的区别。“花之鹤”,是一种新的多肉花卉品种,它是由“花月夜”和“霜之鹤”杂交而产生的后代。“花之鹤”不仅具有“花月夜”优雅美丽的基因,而且传承了“霜之鹤”洒脱大气的血统,外观更接近于“霜之鹤”,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些不同的,区别“花之鹤”还是“霜之鹤”,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 1、“花月夜”的拉丁学名写法:Echeveria pulidonis,“霜之鹤”的拉丁学名写法:Echeveria pallida,“花之鹤”的拉丁学名写法:Echeveria pallida prince,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品种。 2、“霜之鹤”的叶片较宽、较大、较厚实,叶端较浑圆,有浅红色的晕;“花之鹤”的叶片显狭、长和肉质较单薄,叶端有小尖,叶有红色的边缘,秋冬季节叶的边线更为红艳。 3、“霜之鹤”的叶片颜色的基色调为嫩绿色,无白粉;“花之鹤”的叶色基调为青绿色或是翠绿色,稍被白粉,如翡翠碧玉一般。 4、“霜之鹤”的茎较粗壮并显长,易形成壮观的群生株;而“花之鹤”,几乎无茎,或具有短茎。“霜之鹤”的株型整体较“花之鹤”大些,且较松散,而“花之鹤”的叶片排列较紧凑,株型呈莲座状,更像是朵盛开的花,显现其秀美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