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斑牡丹是中国特有植物,为珍贵的花卉种质资源,根皮供药用。紫斑牡丹属寒冷干燥生态型,抗逆性强,适宜低温和干旱气候。紫斑牡丹星散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和河南西部。由于根皮入药,长期遭受过度采挖,资源不断被破坏,又因天然繁殖力弱。 为对其进行保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种植紫斑牡丹,一些花卉爱好者也不惜重金对其进行种植,掌握了紫斑牡丹的种植要点对种植好紫斑牡丹有很大的意义。 (1)生长环境 紫斑牡丹一般在海拔60米(山海关以北)至3000米白龙江流域的地方都能生长,海拔高低对紫斑牡丹的影响,其实就是温度高低对牡丹开花日期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牡丹开花日期也相对延迟。如北京地区与兰州市区牡丹开花时间基本相同,但北京纬度高于兰州而兰州海拔高于北京。北京与沈阳海拔基本相同,但沈阳纬度高于北京,沈阳牡丹开花时间比北京大约晚二十天左右。 (2)水分 紫斑牡丹只要在栽植时满足水分要求让其扎根成活后,也能抗旱生长。但如果让其开好花,则每年需浇2~3次水。 (3)光照 紫斑牡丹为长日照植物,喜光照,但在潮湿炎热的7~8月,如果气温较长时间保持在30ºC以上且通风条件差时会产生枯叶现象。开花时节,过强的光照会缩短花的观赏时间,故而有些珍贵观赏品种在开花时节有搭凉棚遮阴的作法。 (4)土壤 紫斑牡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PH值6.2~8.3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虽能抗瘠薄土壤,但在肥力较好的土壤中生长健壮,成花率和花瓣瓣化程度都高于瘠薄土壤。东北地区土壤相对疏松地表水渗透力强,新栽植苗木必须注意补充水分,两年后新根扎根较深后就不用多浇水了。 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一样怕水涝,因此在黄河以南和低洼地区栽植时必须注意排水。

红点草又叫溅红草、嫣红蔓 红点草是枪刀药属(Hypoestes)植物,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株高可达60厘米,盆栽约10~15厘米。枝条伸长后呈半蔓性,茎节容易发根。叶对生, 卵形或长卵形,叶腋易生短侧枝,叶面橄榄绿,布满粉红色或白色斑点,极似人工喷洒了油漆彩墨,风格异雅。春季能开花,花色淡紫不显眼,通常以观叶为主,适 合庭园点缀或小盆栽作室内植物观赏。 繁殖:可用播种或扦插法。在华南地区采用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秋2季为 佳,发根适温约20~25℃。剪取顶芽或枝条,每段2~3节,扦插于河砂或以河砂、珍珠岩与细蛇木屑调制的培养土,保持阴凉及湿度,约3~4周能发根。亦 可将扦穗直接插入盆土中,使其成长,每5寸盆可插3~5枝。 栽培重点:栽培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若能用细蛇木 屑50%、蛭石20%、壤土30%调制更理想,并预埋10余粒台肥长效性肥料作基肥。追肥可用油粕、氮、磷、钾或台肥速效1号,每月施用1次。栽培处日照 约50%~70%最佳,忌强烈日光直射,但光线过分阴暗易徒长,叶色逐渐变绿,斑点逐渐淡化,失去美感。植株老化时应施以强剪,促其萌发枝叶,矮化较美 观。性喜高温多湿,平时培养土要保持湿润,生育适温约20~28℃。

金叶女贞应该怎样防治病虫害,金叶女贞一般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轮纹病、煤污病等。虫害主要有:介壳虫、蛴螬等。 褐斑病 褐斑病是女贞最严重的叶斑类病害,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最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30℃,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进入雨季后,如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面积发生。发病时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景观。可喷多菌灵1000倍液或乙生1200倍液。 煤污病 煤污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受蚧虫的危害后分泌物而诱发产生。受危害后植株、叶片、枝干布满黑色煤尘状物,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并且枝、干、叶片整株均有危害,防治方法应采用病虫兼治: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加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混合防治。 康氏粉蚧 康氏粉蚧又名桑粉蚧。雌成虫体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体扁椭圆形,粉红色,体表被有白色蜡粉;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色,体表也覆白色蜡粉;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囊白色棉絮状。数十粒集中成块。一年生3代,第一代若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第二代盛发期7月中下旬,第三代盛发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枝叶失水萎蔫,严重时整株萎缩枯死。还可诱发煤污病。 秋、冬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杀死其中的越冬卵或雌虫。在卵孵化盛期或一龄若虫期进行药物防治效果好,速扑杀或毒死蜱1000至1500倍液每隔5至7天喷洒一次,连续用药2至3次,就能将其全部铲除。喷药时注意全株喷洒(每次打药时不能只喷叶面,要把药枪穿过表层叶打在枝干上),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蛴螬 蛴螬危害定植二年以上金叶女贞苗木的根系,咬食毛细根及主根表皮,以至根系坏死腐烂,有时造成植株仅剩表层毛细根,吸水能力差。根系受损后,一旦遇到高温天气,整棵植株萎蔫,严重时会干枯死亡。 危害期间用毒饵诱杀,可用辛硫磷0.5公斤,加水0.5公斤与15公斤煮半熟的种子等饵料混合,在危害期夜间均匀撒在苗床上。或1000倍辛硫磷灌根,辛硫磷光解作用较强,宜在夜间施用或埋入土壤中。 金叶女贞的病、虫害防治,除加强植株的养护管理,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增强植株生长势及抗病、虫能力。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病害坚持“有病治病、无病预防”。同时生长期尽量不要强修剪,如果为了整齐一致,必须进行修剪,修剪后,需每隔5至7天喷一次保护性药液如1500倍代森锰锌或1000倍多菌灵。连续喷3至4次。高温高湿季节也要每周喷一次杀菌药预防病害;对于虫害结合冬季修剪清理残枝、枯叶,消灭成虫,避免来年春季若虫大量发生。

球根花卉的花芽形成大多数是通过温差刺激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不需要任何刺激,球根花 卉都能复花,也就是说只要养好球,复花是迟早的事,多种球根花卉都可以复花。所以归结一点就是要养好球。 谈养球前,先谈植物的两大系统,即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这些玩意是积累营养的;花、 果实、种子是繁育器官,这些玩意是消耗营养的。球什么都不是,是储存营养的一个变态。要养球,就得让根茎叶发达,而开花结果就得消耗球积累的营养。 所以,要球根花卉开花就得消耗球的营养,消耗光了明年就开不了。要养球就得多长叶子。 下面是养球根花卉的几个小窍门。 经验一 :选用肥沃疏松的土壤。球根花卉的种植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壤的选择了,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根系发达 、旺盛,透气、吸收营养的能力强,自然就利于养好球了。推荐土壤中添加泥炭和丰富腐熟有机肥,种植容器大、 土层厚自然养球好。 经验二:及早让你的花儿与母体分家。例如百合,在第一朵花即将开放时将它剪下来改做切花,保留茎和叶子继续 养球。像百合与唐菖蒲这样天生适合做切花的球根花卉,花初开时剪下来做切花,可以让花开的时间更长,保留在 植株上反而凋谢更快,再者剪去花莛的母株减少了营养消耗,更利于养球。对于洋水仙,郁金香这些球根花卉,花 开后也要及时剪掉花杆。 经验三:创造凉爽的气候延长叶和茎的生长时间,抓紧时间养球。球根花卉通常喜凉爽畏炎热,天气一热,它们就 开始休眠,不长了,叶子黄掉,随之慢慢枯萎,造成死亡的假象。初次养球根花卉的人通常以为他们就这么Q了。 所以只有温暖凉爽的气候适合它们生长,因此记住花后一定要让它们“哪凉快哪待着去”。一定要尽可能让他们延 长待在土壤里的有效生长时间,叶子黄了,是营养在逐渐回缩输送到种球,叶子枯萎了,根还在土里吸收营养呢! 经验四:不要冒然随便起球。球根花卉中关于起球的问题是最大的,争议也最多。有一点要记住,经验不能照搬, 在北京、在荷兰养球起球的经验用在杭州是无效的,因为气候不一样。 一般起球的因为球根花卉养了一年,周围的土质营养耗尽 ,要挪个地方补充营养。所以我认为,盆栽的球根花卉完全不必起球,球根留在土里又省心又省事,何况土壤对花 儿来说是最温暖的母体,只是注意控干盆土水分,尤其是梅雨季节,挪到屋檐角落里谨防淋雨,保持干燥就OK,等天气转凉爽球根花卉即将发芽时把球挖出来另行种植就OK。至于地栽的球根花卉,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必须起球,以防烂球。

四季桂是我国的名贵花卉,不但有很广泛的观赏者,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要想养好四季桂却不是那么容易,如何养殖四季桂,要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 1、要选好盆土 桂花喜欢微酸性、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桂花在强酸性土壤中生长缓慢,叶黄叶枯,分枝少;在pH值3一4的土壤中,嫁接的二年幼苗,当年分枝2个一3个,枝长只有6cm,比pH值为6的土壤中,少分枝2倍,短1倍-2倍。在碱性土壤中,两三个月就出现叶枯姜,并逐渐死亡。 2、花旺在于肥,桂花喜欢猪粪。可拌于盆土中,或腐熟晒干后施在盆底。施肥量以盆高的1/4为准,肥上要搜盖一层1寸一2寸左右厚的土,然后栽上四季桂,一年内可不用再施肥。在城市没有猪粪的地方,可用驴、马、骡的蹄子角沤成水,春天发芽时浇一次,到八月份前,每隔7天一10天浇一次。也可用酱渣、黄豆炒熟,生花生米炒熟,研成面,挖环根穴埋于盆土中。据观察:肥足则花旺、花香,花多2倍一3倍。肥不足,分枝少,花少,花不香。 3、浇水要适宜 桂花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新梢发生前换盆的植株少浇水,阴雨天少浇水,夏秋季干早天应多浇水。换盆浇透水后,经常保持50%左右含水量,伏天(7一9)月土壤含水量应在60%左右。鉴别方法:用手一捏盆土能成团.放下即散开。阴雨天要注意排水,以防积水烂根。实践证明土壤积水90%以上,桂花容易演死。 同时还要保持空气湿度。把桂花放在向阴处,每天一早晚各向叶面喷一次水。或旁边放一盛水的鱼缸或小盆,并把桂花放在露天地里承受夜露而增湿以保持叶片新鲜。 4、花期控制 四季桂的花芽形成和分化至开花需要经过高温一一低温—高温过程。在高温摄氏30℃左右时开始分化、25天一31天形成花芽,经15℃左右3天一5天的低沮休眠,花芽才开始萌动。花芽萌动后,在25'C高温以上,很快开花。 5、造型 桂花主要以观叶、观型、观花为主。花小但香,主要是叶和型美。造型要表现出繁荣富贵、庄严肃穆、高雅无邪的气魄。可以选用女贞作砧木,先把大叶女贞移至花盆,从夏至到秋分这段时间,全可用靠接方法嫁接,即把桂花的枝,靠接在女贞枝上,去掉女贞的枝头.待成活后再把桂花从母体.L剪断,形成一株新的桂花,一般成活率可达100%。有些女贞砧木形态不美,可先选型,如曲弓、扭曲等,按个人爱好造型后再靠接。没有大叶女贞的地方可用小叶女贞作砧木。桂花靠接后,不能忽视浇水,和正常管理一样。

紫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北至河南和陕西南部都有分布。产辽宁(千山)、北京、河北(沙河)、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生于海拔400-1200米左右的丘陵、沟边或多石地。紫董在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陕西的汉水流域。下面一起来看看紫董都有哪些品种。 紫董的品种分类: 灰岩紫堇Corydalis calcicola W. W. Smith 昌都紫堇Corydalis chamdoensis C. Y. Wu et H. Chuang 密穗黄堇Corydalis densispica C. Y. Wu 甘草叶紫堇Corydalis glycyphyllos Fedde 同瓣黄堇Corydalis homopetala Diels 狭距紫堇Corydalis kokiana Hand.-Mazz 洛隆紫堇Corydalis lhorongensis C. Y. Wu et H. Huang 林生紫堇Corydalis nemoralis C. Y. Wu et H. Chuang 黑顶黄堇Corydalis nigroapiculata C. Y. Wu 紫花粗糙黄堇(变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var. purpurescens C. Y. Wu 分枝粗糙黄堇(变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var. ramifera C. Y. Wu et H. Chuang 粗糙黄堇(原变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var. scaberula 索县黄堇Corydalis stramineoides C. Y. Wu et Z. Y. Su 纹果紫堇Corydalis striatocarpa H. Chuang 黄绿紫堇Corydalis temolana C. Y. Wu et H. Chuang 心瓣黑顶黄堇(变种)Corydalis nigroapiculata C. Y. Wu var. erosipetala C. Y. Wu 黑顶黄堇(原变种)Corydalis nigroapiculata C. Y. Wu var. nigroapiculata 紫花紫堇Corydalis porphyrantha C. Y. Wu 粗糙黄堇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牛耳抱珠。忍冬科落叶的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也是扬州的市花。那琼花的栽培技术怎么操作?今天小编为你介绍一下琼花的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常用种子繁殖,11月采种,堆放后熟,将种子洗净,用低温层积至翌春播种,覆土需略厚,上面再盖草。当年6月有一部分发芽出土,这时可揭草遮阳,留床2年可换床分栽,4~5年可供移栽用于庭园美化。琼花移 栽:琼花移栽容易成活,应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以半阴环境为佳,成话后注意肥水管理。主枝易萌发徒长枝,扰乱树形,花后可适当修枝,夏季剪去徒长枝先端,以整株形,花后应施肥一次,以利生长。 琼花果实为单果类中的核果,内果皮极坚硬,包于种子之外,种子采收期一般在10月以后,以种子外果皮发黑为成熟标志。种子采收后应沙藏,翌年清明取出,洗去果皮,将种壳(内果皮)剥去,或者磨损部分种壳,或者用0.1%的稀酸溶液浸泡24小时,使种壳软化后再播种,未经处理的种子一般当年很难出苗。播种后覆土1.5厘米左右,如是盆播应经常浇水、松土,使苗尽快出土。 嫁接繁殖 琼花实生苗一般要7年至8年方能开花,而若用成年琼花有花芽的枝条嫁接,成活后第一年就能开花。嫁接方法是:在3月初(芽萌动前),取能开花的母树枝条(通常为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条),剪下长约5厘米左右的一段为接穗,留顶芽者较理想,一般用高接法。嫁接后置遮荫处。待接穗的芽发出叶片后,再直接放在阳光下。琼花的主干与分枝之间存在着生长相关性,当侧枝高接后,应剪去主干的顶端,以加快接穗的成活与成长,使之早日进入盛花期。 栽培管理 去壳后的种子一般经1个月左右出苗,幼苗刚出第一对叶子时,应适当遮荫,特别是中午不要让阳光直射幼苗,以免水分蒸腾过快,使幼叶萎蔫。如发现叶片内卷,而傍晚立即复原,说明叶的蒸腾量大于根系的吸收量,是炎热或干旱条件下常有的现象。琼花当年播种出苗的,生长不快。第二年开始明显加快生长,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根据盆的大小摘去顶芽,促进侧芽迅速生长,为盆栽造型及嫁接做好准备。 病虫防治 琼花适应性较强,沙土、粘土,一般土壤等均可栽培,用沙土栽培的苗根系发达。在生长旺季应注意薄肥勤施。如发现叶片发黄,可用1/1000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片。琼花叶片皮毛较多,一般不易受到虫害。但下表皮的角化程度较低,有些病菌孢子在萌发时的分泌物能溶解这部分角质层,所以在梅雨季节,通常需喷些波尔多液防治。此外,因琼花角质层的折光性为中等,故暑天不宜直接接受暴晒。

芍药花每年发芽后半个月左右要进行一次适当的修剪,不修剪容易长成芍药花不开花或则开花小,因此芍药花每年要进行一次适当的修剪。 一般的修剪方法 首先把弱枝全部去掉,只留枝条粗壮的。然后每个枝条上只留一个花蕾比较强壮的。非常强壮的枝条留2个比较大的花蕾也可以。然后就是叶子方面,芍药叶子一般一个枝条上只留5--7片叶子就可以,把多余的叶子全部去掉。 芍药一般在3--50年时开花最好。生产上一般在萌芽前,并对部分老枝短截或“回缩”复壮,保持株形整齐;萌芽后,及时疏除过密的枝条、侧芽,留壮去弱,保持通风透光;3月中旬至5月上旬,摘掉花蕾和部分开花芍药的残花,减少养分消耗;秋末,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及时清园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的发生。

芍药褐斑病也称芍药红斑病,是栽培芍药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由牡丹枝孢霉菌引起,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条以及落地的病残株上越冬。芍药褐斑病也称芍药红斑病,是栽培芍药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只要注意防治就不会对芍药造成大的伤害。 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和雨水或风传播到刚萌发的新叶上,一般植株下部叶片最先感病,逐渐蔓延至整株叶片,感病叶片初期出现略圆型绿色针头状小斑点,严重时整叶焦枯,秋季病斑变黑褐色,焦脆,易破裂。 后期病斑背面会出现墨绿色霉状物,病害也浸染幼茎,在茎上出现紫褐色长圆形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严重时也可相连成片。 防治方法: 1.秋冬季彻底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栽植密度,以利增加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从开花至雨季结束每半月喷一次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可基本防治病害发生。 4.发病初期,可喷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续喷4至5次。

栽培环境 冷水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疏松肥沃的沙土,生长适宜15℃至25℃,冬季不可低于5℃。 一、光照管理冷水花是一种叶色很美的室内花卉,很耐阴,但更喜欢充足光照,且应避免强光直射。夏天花盆摆在北窗,冬天放到南窗。光线太暗,叶片颜色会淡化;阳光过强,叶片会遭灼伤。 二、肥水管理掌握湿润管理原则,盆土保持干而不裂,润而不湿为好。夏天,经常向叶面喷雾水可保持叶面清洁且具光泽。冬季叶面少喷水,否则叶面会出现黑色斑点,甚至发黑腐烂。生长期两周左右浇一次二八成或三七成氮素液肥促使植株健壮。秋后增施磷、钾肥壮茎秆、防倒伏。 繁殖方法 繁殖多用扦插方法,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家庭量少多在5月份用茎秆顶端作扦穗,介质用河沙或蛭石,在适宜温度条件下(20℃至25℃),10天左右发根。当新芽伸长3厘米至5厘米后,用沙质土上盆。浇足定根水,转入正常管理。 病虫防治 每年换盆一次。当老植株株形散乱,观赏价值降低时,即用扦插法繁殖幼苗更新,可以提高观赏价值。同时,也可减少病虫危害。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容易遭蚜虫危害。在盆土长期泥泞时,根须常发生腐烂,应注意合理控制水土。

天门冬又名天冬草。为百合科多年生半蔓绿草本植物。具纺锤状如质块根。叶状枝线形, 簇生,花白色或淡红色,浆果鲜红色。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阳光,耐半阴,怕强光直射.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北方栽培天门冬多于4月中下旬进行换盆。换盆时剪除部分老根,添加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沙士2份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春季每2~3天浇透一次水。此时如空气干燥,需每天向植株上喷水阳向养护场所的周围地面洒水;夏季每天喷水2~3天浇一次水,增加空气湿度。天门冬为肉质根,怕水涝,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夏季每天浇一次透水。 5~9月为其生长旺盛期,可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如室内光照不足,春、秋季节宜将其放室外养护一段时间;冬季放室内光照充足处,室温需保持在5℃以上,10~15天浇一次水, 每隔3~5灭喷洗一次枝叶。

火鹤又称花烛、红掌、安祖花。花从叶丛中抽出,宛如火红的仙鹤。花具蜡质感,花期也很长,而且条件合适可周年开花,是国际上新兴的切花和盆花种类。 花烛原产热带雨林气候栽培要点有: 温度 夏季生长适温为20—25℃,越冬温度不低于15℃。 光照 15000-25000lux(注:中等光照)为宜。 水分与湿度 花烛的根部环境要求湿润不干燥,同时又要透气。高品质的花烛取决于高湿的环境,要经常给它叶面喷雾,使环境湿度保持在70-90%为宜。 肥分 花烛需高钾肥。 病虫害 花烛要求高温高湿,同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了防病治病的难度。主要有根腐病、疫病及红蜘蛛,防治同上。 品质与标准 一级品五掌,株型丰满;二级品三掌;特级品以七掌为主。 繁殖 以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为主,家庭栽培常用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