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浇水未浇透,只浇“半截水” 经验: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 提醒:不要只浇“半截水”(即只打湿盆土表面),这样会导致植物根系供水不足,造成脱叶甚至枯死。 误区二:不讲究浇水时间,四季如一 经验:一般宜在早晨 8 时及下午 5 时左右进行。冬季的浇水以中午(上午 10 时至下午 2 时)气温较高时进行为好;春秋季的浇水则可随时进行;夏季浇水以温度较低的早晚时为好。 提醒:夏季中午温度比较高,此时切忌浇水。即使在气温高而植物缺水萎蔫时,也不能马上浇水,而应将盆花移入阴处,并往叶面喷水,待盆土温度降低后才能浇水。 误区三:室内植物一直放在室内养 经验:应适时或者每隔一段时间把植物盆栽搬出室外调养。 提醒:盆花在室内摆设时间过长,往往由于阳光不足,造成生长不良。 误区四:室内花卉少通风 经验:应常开门窗,创造良好通风条件,以保证花卉正常呼吸。 提醒:空气不流通是花卉健康的首要杀手,会影响花卉正常呼吸和生长。 误区五:晚上叶片上留有水滴 经验:注意浇水时间,以及擦叶片时也要把握好时间,保证晚上叶片上无水,以利于植物正常生长。 提醒:晚上给植物浇水,或是用湿布拭擦叶片,晚上叶片上留有水滴,容易造成叶片腐烂,诱发病虫害。 误区六:浇喝剩的茶水来补充营养 经验:浇水用自来水,购买植物专用肥料。 提醒:向盆里浇喝剩的茶水会提高土壤酸碱度,容易引起黄化病,滋生杂菌,消耗土壤氧气,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误区七:病弱植株需多施肥 经验:病弱植株千万不要一味的追肥,以免适得其反。 提醒:病弱植株枝条细弱,光合作用差,新陈代谢迟缓,如果随便施肥,容易造成肥害。就像人一样,如果都已经生病了,还拼命的补,不但增加身体负担,还可能加重病情。 误区八:肥越浓越好 经验:按照 “薄肥勤施”的原则,以“三分肥七分水”为最好。 提醒:施肥浓度如果过大或用量太多,容易造成肥害,轻者导致植物长势不好,重则可能导致死亡。 误区九:电视机旁边养花 经验:喜欢在电视机旁边摆放植物盆栽,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保持与电视机距离。 提醒:电视机在工作时发出的放射线对植物细胞的繁殖有破坏作用,时间稍久还会导致植物枯死。

把握修剪的最佳时间:因各地的气温不同,冬季修剪桑树的最佳时间也各异,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修剪。立春以后,气温回升,桑树生理活动增强,树干、树根中的养分陆续向枝头运输,枝条上的芽苞开始萌发。如果此时修剪枝条,会损失大量养分和水分,造成剪枝上部不发芽或发芽很少及细弱,桑叶的产量、质量大大降低。所以,冬季修剪桑树不宜迟。 使用专门的修剪工具:应该使用专门的剪刀修剪桑树,切不可用镰刀、菜刀、柴刀等刀具乱割乱砍,以避免剪口凹凸不平和损伤树枝、树皮、芽嘴等,妨碍桑树的生长发育。 因树制宜,留足生长枝:在对桑树进行修剪过程中,要选好、留足生长枝,剪掉无效岔枝。留枝长度,以在剪口留l0~l5厘米长的剪条为宜。对不同类型的桑树要区别对待:对“鸡窝桑”,要选留健壮枝,剪掉病、残、弱枝;对“集群枝”,应去弱留强、去孬留好,促进侧枝生长,使枝体分布合理,发育均匀,发挥群体优势。 加强冬剪后的桑园管理:彻底铲除树下杂草,疏松树旁土壤,消灭越冬害虫及虫卵。修剪前未施底肥的桑树,冬剪后要施足有机肥,并增施磷肥,以补充养分,增强树体的养分积累和抗逆能力。

合欢树繁殖方法: 1.种子采收与贮存。荚果9至10月份成熟,果色由绿变褐、种子变硬后即可采摘。荚果采摘晾干用棍棒敲打脱粒,风选,干藏。 2.种子播前催芽。于播种前催芽10天。将种子放入缸中,倒入80℃热水搅拌后浸种,第二天换水一次,第三天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混以等体积的湿沙堆积在背风温暖处,用浸湿的麻袋或草片覆盖保温。7至8天后种子约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3.整地做床。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做床。育苗地要整平整细,施足底肥,垄距为60厘米,沟深15厘米。 4.播种育苗。在3至4月份采用开沟条播法播种,播幅约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4至5千克。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过干影响出苗,可在垄沟内灌水洇湿土壤,切忌浇水漫过垄面,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 5.间苗定苗。幼苗长出第二片真叶后及时间苗,拔掉病弱株和过密株,株距10厘米,间苗后要及时浇水。 病虫害: 主要有溃疡病危害,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喷洒。虫害有天牛和木虱危害,用煤油1公斤加80%敌敌畏乳油50克灭杀天牛,木虱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谈起修剪很古老,掌握规律有技巧。 首先引用高科技,修剪时间要牢记。 春季抹芽夏摘心,秋季带帽冬疏除。 四季来把果树剪,年年有望大丰产。 果树修剪有五看,心中初步定方案。 一看树势和距离,树形选择要适宜。 二看它是啥品种,修剪方法各不同。 三看树龄大与小,修剪要分幼壮老。 四看树势强中弱,弱树重剪强缓和。 五看大年和小年,花枝剪留心盘算。 病虫枝要先剪完,决定主枝理当先。 大枝取留要谨重,千万不要胡乱动。 秋取大枝很保险,伤口愈合更安全。 先留主枝有条件,要从方向部位看。 方向部位长得好,先看侧枝留多少。 各级主枝确定好,大中小枝用心找。 内堂直立要去掉,并生重叠无光照。 调整这些还不算,诱导枝条占空间。 生长方位咱说算,剪子跟着脑子转。 中心枝干略打弯,始终生长在中间。 各级主枝向外展,侧枝着生在两边。 想要获得大丰产,识别花芽是关键。 花芽头圆磷片大,尖头瘦小是叶芽。 中间花芽不肥胖,叶芽花芽都不象。 结果枝条有两种,长中短枝记在心。 过密地方要疏除,千万不要剪短枝。 剪完之后要细看,三稀三密作证见。 这样修剪才完善,低产能把高产变。

经过了漫长的冬季,几乎所有的多肉植物都是比较虚弱的,当春回大地,春雨绵绵,花友们都容易忍不住给渴了一个冬季的多肉植物给水,却往往造成它们的死亡。实际上,春季温差大,温度不稳定,如何养护好自己栽种的多肉植物,并不简单。 阳明花鸟市场鸿谦园艺的老板告诉记者,春天给多肉植物浇水尤为重要,因为春季温差大,温度不稳定,给水应该使用点多菌灵类的杀菌药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一部分冬季不健康的植株,因给水而感染细菌,导致植株根系的腐烂。 初春的给水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多。原因很简单,整个冬季的缺水,让整个植株都比较瘦弱,植株自身的水分也会由叶片来供给,这个时候的大水,就好比一个渴了很久的人,突然看到甘泉,就拼命的喝饱,这样是非常的危险,容易危及性命,人都受不了,何况是植物呢。 第一次给水的时候是少量给点在盆的边上,一般是浇水在盆的一个拐角,盆底不要流出水分为宜,如果盆太小,给水基本就让拐角上面一半的土壤有水分就足够了,浇水后通风,等土壤自然干透,期间可以延长第二次的给水期,因为头次的给水,让虚弱的根部轻微有了点潮气,新根会在第一次给水后慢慢发出,因为出了新根,虽然土里没有什么水分,但是它们的根系会牢牢的抓住一切可以吸取水分的物质上,当第二次给水给的比第一次水分多的时候,新出来的根系就比较容易吸取水分了,再次干透后,就可以浇透了。一般不采取浸盆,浸盆不太好把握,植物多的时候也是一个大的工作量,还是浇水比较好控制,一般3次给水后植株就可以进入正常的生长给水期了。 其次,循序渐进让植物逐步接受阳光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要一下从室内搬太阳下直接晒,不然几年的心血就会因为不小心晒死了。所以花友在注意给水的同时也要注意遮阳,天灾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只能提前做好预防。

由Jeong Seungbin设计的云朵花盆(Rainy Pot),采用壁挂式,下方是一个花盆,上方则是一朵白色的云朵水槽。给植物浇水时,只需将其灌入白色云朵中,雨滴便会从云朵下方滴落下来,就像是一朵正在下雨的云。 设计师说,他如此处理,至少是为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浇一次水就能管很久,因为水会先储存在云朵中,人们会更加省事;其次,这也能避免一次浇水太多给植物带来的损伤。可谓一举两得。 花儿缺水了,与其一下子“喂饱”足够多的水,不如让它慢慢地吸收。这款云朵花盆便主张“润物细无声”,我们把水倒进花盆上方的云朵里,“雨水”便会一点点地滴落在花丛中,看上去就像正在下一场温柔的毛毛雨。多么浪漫的画面啊。

不少人喜欢盆栽仙人掌,因为它们形态有趣、品种繁多,而且耐养,还会开出奇异的花朵。不过,一旦出现一些“小毛病”,该如何补救呢? 花蕾跌落:可能由于气温太低,或者早晚温差太大,也可能是受了寒风吹袭。补救方法是把植株移到暖和而且有光的地方,避风、暂停浇水和施肥。 没有花开,或者花稀、细、畸形:主要是氮肥过多。补救方法是尽量减少氮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肥应保持稀淡的原则,只须在生长期施,每两至三周一次即可。 突然腐烂:主因是水分或肥料过多,尤其是冬天株体挥发慢的时候,有时植料不洁也易传播病菌。补救方法是尽快把开始腐烂的部分切去,风干切口,同时要在切口上涂生灰粉消毒,然后换盆,并换植材料,待切口全干后再植。 株体变黄:主因是开花期间消耗过多养料和水分。很多多肉植物和仙人掌一样,开花时不能浇水。若开花后遇上天气干燥和奇热,植株放在不通风处,也会变黄。应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给予适当水分,此后不干不浇。

先来看看吊兰的生长习性: 吊兰性喜温暖、喜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但不耐寒,对土壤要求苛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佳。对光线的要求不严,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10℃。吊兰的根系相当发达,养殖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更换花盆,以免根系堆积,造成吊兰黄叶,枯萎等现象。 盆栽吊兰的叶尖为什么会出现发黑、枯干、萎缩等现象,怎样加以预防,盆栽吊兰出现叶尘枯萎发黑现象,从栽培角度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空气干燥、阳光过烈、温度过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夏秋时节,因为吊兰喜生长于空气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中,一旦空气过于干燥,阳光又无遮无拦,若再加上气温高达30℃以上,极易造成吊兰植株叶尖枯萎。如果是这种情况,可将植株搬放于半阴的环境中,剪去枯叶,经常给叶面及环境喷水,新抽生的叶子可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二是盆土积水、营养须根腐烂。由于盆土板结或过于粘重,或浇水过频过多等原因,造成了吊兰营养须根的腐烂,这样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会导致吊兰叶尖先端发黑,边缘内曲。如果是这种情形,可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后,剪去已腐烂的根系部分,换上干净的湿沙栽种,保持沙粒湿润,不能过多喷水,待催生出白嫩的细须根后,再重新更换肥沃的培养土栽种。 三是长时间未给予换盆,致使根系生长直抵盆壁。在高温高旱或天气寒冷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根系先端萎缩坏死,使其丧失应有的吸收功能,从而导致叶尖干枯萎缩。如果是这种情形,可先将植株从花盆中倒出,剪去已枯死的叶片或叶片的坏死部分,再挑去一部分旧土,删去一些老化或坏死的根系,重新换用新鲜的培养土栽好,将其搁放于凉爽、湿润、半阴的环境中,注意多喷水、少浇水,植株新抽的嫩叶即可恢复正常。 四是移栽换土时伤到了根部,或者移栽后没有很好的生长环境。植株栽种后要注意放在温暖、避风处养护,第一次浇足连根水,以后要控制浇水,可每天向叶片喷水,避免叶片干枯。但叶片有内卷情况是正常的,只要保持喷大约一周叶片即可舒展。上盆栽种时,必需对根部进行修剪,以促进新根萌发,增加生命活力。可以将过长根,干枯根剪除。

在自家种蘑菇,你有兴趣吗? 买蘑菇包(菌种)放在家里养,长出的一簇簇蘑菇既能当一种独特的观赏植物,又能直接摘下做菜吃。当自己种出的蘑菇变成蘑菇肉片汤时,有多鲜美啊。 至于种蘑菇是否比种花难?答案是:只要你抱着科学实验的态度,用微波炉和大盘子捣鼓出自家产的爱心食品,并非难事。在淘宝网上已经有不少店家开始出售蘑菇包,主要以平菇和金针菇为主。这些种植蘑菇的详细步骤,供居民参考。 1.栽培环境:你收到菌包后将其放置在能方便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的地方(阳台或有窗户的卫生间),不能有阳光直接照射。 2.搔菌(现在发出的这一步已处理好):等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未长满待长满后处理),打开并拉直袋口,将培养料表面的一层厚菌膜和残存的一部分老菌皮去掉,即为搔菌。 3.催蕾:将搔菌后的栽培袋用报纸覆盖,经常向空中、地面和报纸上喷水,提高环境湿度,保持覆盖物的湿润,并且每日通风2~3次,温度控制在12℃~15℃,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一般3~5天发菇蕾。 4.现蕾出菇后的管理:现蕾之后,要增加通风量降低室温,金针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18℃,所以室温不宜超过20℃。这一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掌握在90%左右,喷水于报纸之上或地面四周空间喷雾,不可直接喷水于菇面上。 5.采收:从菇蕾期到采收约两个星期左右,金针菇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菇柄,菌柄长且嫩为质量好。采收时,一手抓住菌袋,一手把菇丛拔起。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8种蔬菜,它会不断的再生!买了这几样菜回家,可以留下一部分种起来,只要种在家里,就再也不用花钱买这几样菜罗~ 1.大葱 台风季节涨的最凶的葱,你可以留下一寸长左右、附着根部的大葱,只要将它放置在一个盛有少许开水的玻璃哩,放在光线充足的房间就可以养起来了! 2.大蒜 买回来的大蒜发芽时,可以直接把它放在玻璃杯中用少水种植,种出来的大蒜芽味道比大蒜淡一些,可以把它入菜到沙拉、义大利面,味道还不错哦! 3.白菜 白菜也可以利用少量的水与光线充足的地方重新生长,大约在1~2周内,你就可以将它移植到培养土中,慢慢重新变成一个完整的白菜。 4.红萝卜 把红萝卜的顶部用少量的水养着,一样又放到光线充足的房间或阳台,这样长出来无毒无农药的红萝卜,非常适合拿来当沙拉中的材料哦! 5.罗勒(九层塔也行) 剪下3~4英寸的带茎罗勒,将它放置在杯水中,并且让阳光直射,当它慢慢长大~变长~,等到根部长为2英寸就可以移植到盆栽了。 6.芹菜(西洋芹) 把芹菜底部留下来,一样将它放置到有少量水的杯子或是浅碟中,提供足够的阳光,中间的叶子开始长出来时就可以移植到土壤里了。 7.生菜 把生菜头浸在1/2英寸的水中,每天浇水让水保持在同等高度,几天后,根和新叶长出来就可以移植到土壤里了。 8.胡荽叶 当你把胡荽叶茎部放到水里,它就会开始增长。只要根部长到足够的长度,就可以栽种到花盆里了~。切记要保持充足光线,约几个月后你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胡荽叶了! 虽然开心农场的游戏现在不夯了,但是在家里来个真实版的种菜生活,也挺惬意的。当作休闲嗜好,把买回来的菜留下一小部分,大家来试试看可不可以种起来吧!

1.吃剩的柠檬籽,水里泡一下。 2.用镊子把表面的壳去掉。 3.然后找个自己喜欢的器皿或杯子装上湿润的泥土,把种子全部摆好,小头朝上。 4.然后上面用粗砂或小石子盖上。也可以盖上保鲜膜,2到3天喷点水,一周左右发芽。 5.发芽后也是2到3天喷点水保持湿润,以助生长。 6.这个是成品图了,很漂亮吧,给你的办公桌书桌增加一抹绿吧。长成这么高的话,如果嫌他太浓密也可以将他分几株到别的地方去进行培养。

对于“中毒”颇深的花友,总是会有越攒越多的花草。因为一边是美丽的照片让人“中毒”,一边是网友的念叨,“这个你值得拥有,那个很美”。随着冬天到来,花草们都需要“登堂入室”过冬,此时阳台、屋内总会显得颇为拥挤。 这时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买上几个花架,整理一番。不过,网友“布记”却别出心裁地自己DIY了一番,在感叹她的心灵手巧时,她却说是处于无奈,“由于阳台太小,买不到合适的尺寸,才想到自己DIY,不过做完后,觉得十分有成就感,比买来的强。” 悬挂式花架,装点生活 最令“布记”自豪的花架是两款悬挂式的作品,利用家中的废弃物品稍加处理后,居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不会显得杂乱而且别有趣味。一款皮带花架,用上两根废皮带,两款木板和几枚钉子,做成一个两层的“秋千”,再将植物放上,整齐排列。另一款分层悬吊式花架,工程量要大些,用上木料、绳子等,不过也十分美观。 “悬吊式花架的益处,则是浇水的便利,并且可以一次性浇透。做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这点,是做完后才发觉的,缺点就是空间太有限了。”网友“布记”告诉记者,“不过,这下子花草们可以在家里好好过冬了。” 悬挂式花架 材料:木板、绳子 工具:卷尺、锯子、电钻 1.把旧木板分成大小合适的木块,木块需比盆景稍大。 2.在木块上画出开孔的大小范围,尺寸需比盆口小但比盆底大。 3.去掉画出的开口内的木料,完成大小合适的开孔。 4.在开好孔的木板四个角钻出眼儿,用于穿上绳子。 5.向孔中放进你要摆放的植物,根据需要的高度,用绳子固定花架 立体花架,大众口味的收纳“神器” 悬挂式虽然美观,但是放置的花草毕竟有限,而立体式的木质花架则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自己阳台或者窗边空闲位置的大小,做上一个符合自己尺寸的花架。同时,也将一些杂物“隐藏”在花架下或者背后,用花花草草掩盖住。 “木质立体花架是最实用的作品,顶部做成悬挂式的,可以挂牵牛等爬藤植物,下面则可以放上各种盆栽。花架的背后、底部则可成为存放万年不用的地毯、水桶的绝佳地点。”网友“布记”说道。 “布记”算了一笔账,制作一个大型木质花架的成本在200元以内,她的清单是:购买木头100元,她买的是“木龙骨”,其实再细一点也足够,会便宜很多;链接铰链、螺丝等25元;桐油两瓶,共48元。木质花架制作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制作方法也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定。 立体花架 材料:木头、链接铰链、螺丝、桐油 工具:电钻、手工锯、螺丝刀、钉子、铅笔 1.脑子里先构思想要花架样式,然后挑选合适长度的木料。 2.将材料锯成合适的大小和长度。 3.将材料比划比划,铅笔画好钻孔的高度、位置。需特别注意横板和竖腿钻孔的位置配合。 4.电钻钻孔,同时拼好横板和竖腿,用钉子固定。 5.查缺补漏,需要的地方加固。追求完美的人,可以再刷上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