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仙人球以它特有的耐旱性和优美的外观而受人们的青睐,但是仙人球因采用了传统的栽培方法而存在污浊、不易管理的问题,更多的人因为掌握不好肥水管理而使心爱的植物死掉。 现在仙人球的栽培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水培。 对于已经成型的并且达到观赏效果的仙人球,可以用清水诱变,因栽培的目标是为了保持原有型状。而用砂砾与珍珠岩只能作为定植杯内作为固定植株或保持根茎的介质,而水生根及通气组织的诱变必须在水环境中进行。 1、选择母本 我们首先要选择球体健壮的仙人球,关键是要选择球体下部根茎部向下突出的植株,三菱剑嫁接栽培的仙人球更易水培 2、处理 选择好母本后,将球体下原来的死根完全剪除,要求剪口平整。然后用清水把附着在根茎部的泥土冲洗干净,在干燥处晾3天,使切口完全干燥。对于仙人球诱变去除土生根,是必要的。仙人球由于是多肉类植物,对于诱导前,晾晒一段时间,对催根更为有利,因为多肉类的植物催根在苗床对水分的要求较为苛刻,过多易腐烂,过少引响催根的效果。 3、水培 从效果来说是清水造成的营养胁迫,更能加速根系通气组织形成及水生根的发育,但从栽培的角度来说,水中还是以适量浓度的营养液为好,这对于诱变后植株的耐肥性有关。 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玻璃瓶,或用矿泉水瓶,透明的器皿容易观察液面和根茎部的接触面。将选择处理好的仙人球用花泥,或泡沫固定在瓶口,下面加入营养液,营养液的高度正好接触到根茎部。 准备儿童玩的泡沫拼图版或白色建筑用泡沫板,在版面上用尖刀挖若干个三角小孔(金虎的固定可以采用废旧的纯净水瓶的瓶口部剪下倒置使用,注意:要把瓶口剪掉以便金虎的根部可以从剪开的瓶口露出,然后放置在成有营养液的平身中)将三菱剑插入三角孔,此时所有三菱剑的根部正好接触液面。 无氨配方的营养液,最适合鱼花共养,否则会使鱼死亡。水培仙人球时,水位不可超过根部的1/2。 4、水培后期处理 购买直径为6-10cm的磁铁两块,放入器皿中,目的是使营养液磁化,从而加快水生根的生出。(有条件的还可以从市场购买生态鱼缸专用小型吸壁式潜水泵,将其吸附在营养液内壁,通电,实现营养液的流动带氧循环)。 5、水培养护要点 将定植好的仙人球放在有比较强的散射光的环境里,温度保持在20度以上,一般3-7天发出水生根。出现水生根后立即更换营养液。 注意:仙人球在诱变过程中严禁对球体喷水,易导致球体腐烂坏死。
11月南北方的温度相差很大,但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继续下降,不时有寒流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雪的可能。本月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南方一些地区,“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还能继续生长;较为寒冷的北方若无保暖措施,则生长缓慢,甚至完全停滞;“夏型种”多肉植物的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北方月初就要将多肉植物移入室内养护,以免遭受冻害;而南方地区因气候温暖入室时间可推迟到本月中下旬。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若遇寒流或其它恶劣天气都要将其移入室内以防受损。除了一些怕冻的品种外其它的品种若温度不是太低应尽量在室外养护以经受寒冷气候的锻炼,增加越冬时的耐寒性。所谓的“春捂秋冻”也适合植物。 浇水:如果不低于10℃,“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都能生长,应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若温度低于10℃就要控制浇水,只有在盆土过于干燥时,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浇些与室温相近的水。“夏型种”多肉植物则要控制浇水,尤其北方地区在低温时更要注意。 施肥:11月份一般不施肥,但如果保温措施完善,也可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施用少量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以满足生长的需求但肥液宜淡不宜浓以免造成肥害,“夏型种”多肉植物则要停止施肥。 光照:在11月份,所有类型的多肉植物都要尽量给予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会使正处于生长期的品种植株徒长,株形松散,特别是一些呈球形的种类其顶端生长点会突然变细形成一个近似于圆锥形或圆柱形的小凸起,严重影响观赏。尤其是光照不足,再加上高温、盆土潮湿,更容易造成这种情况。正处于花期的生石花、肉锥花等多肉植物还会造成花朵难以开放。因此,栽培中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利于多肉植物生长的环境若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就要适当降温控制浇水使其长得慢些。反而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处于休眠期的多肉植物若光照不足,会降低其耐寒性。 11月份是番杏科的生石花属、肉锥花属、肉黄菊属植物开花的主要时期,可进行人工授粉,使其结籽。若保暖设施较好,温度稳定某些品种还可进行扦插,如景天科的石莲花属、百合科的十二卷属、鲨鱼掌属的一些品种都可在11月份扦插。
玉树花的栽培要点: 玉树花,宜选用2/3的腐叶土和1/3的园土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河砂作为培养土,盆底可放少许蹄片等长效肥料,作基肥。为利于排水,盆底还要垫一些碎石或瓦片。从春季到秋季,可1~2天浇水一次,忌盆内积水。 夏季高温酷暑,气温高达30℃以上时,植株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要控制浇水。同时,还应做好遮荫降温工作,可每日向盆周围的地面喷水2~3次,并注意通风。进入冬季,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盆土稍干燥。培管理较粗放,一般不施肥,若长势过弱,可追加一些含钾的液肥或生长季节每月追加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 玉树花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宜保持7℃以上,低于5℃易受冻害。夏季酷暑和强烈日光对植株生长不利。冬季宜将花盆移至棚内向阳处,使其保持叶片清绿。一般1~2年换盆一次,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 玉树花的繁殖: 玉树花常用扦插繁殖。在生长季节剪取肥厚充实的顶端枝条,长8-10厘米,稍晾干后插入沙床,插后约3周生根。也可用单叶扦插,切叶后待晾干。再插入沙床,插后约4周生根,根长2-3厘米时上盆。
紫罗兰女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罗兰女王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每年的9月至11月第二年的3月至6月为植株的生长期(花友的环境不一样,生长期也有长短),若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叶片徒长,叶缘红色也会慢慢黯淡;而在阳光充足之处生长的植株,株型矮壮,叶片排列会紧凑。 紫罗兰女王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土壤可以用煤渣混合泥炭、少量珍珠岩,比例大概6:3:1。 紫罗兰女王夏冬季养护: 紫罗兰女王能耐零下4℃左右的低温,是室内的温度,非露天,再低叶片的顶端生长点就会出现冻伤,干枯死亡,整个冬季基本断水,5度以下就要开始慢慢断水。夏季高温时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这个时候要通风良好且适当遮光,避免曝晒,节制浇水,不能长期雨淋,以免植株腐烂。 紫罗兰女王繁殖方法: 紫罗兰女王的繁殖一般是砍头爆小崽或叶片扦插,砍下来的植株可以直接扦插在干的颗粒土中,几天后少量给水,很容易就发根了,叶片扦插有点慢,取下完整饱满的叶片,放在阴凉处晾干伤口,然后放置在土上,土不要太湿,有点湿度即可,它会慢慢发芽长出新植株的。
魔南景天栽培要点: 魔南景天的土壤可以采用泥炭混合了小颗粒煤渣,水分干透浇透,冷凉季节生长迅速,花期在初夏,花期过后基本就进入休眠期了。 魔南景天夏冬季养护: 夏季的休眠期是魔南景天最难熬的。笔者在夏季前把整盆拆开,避免夏季的损失。这个品种度夏真的有点怕怕,不小心全盆就挂了(曾经的经验教训)。而且夏季还不能完全断水,几个月不给肯定不行,看着它们日渐萎缩,还是忍不住给点点水,一个夏季缩水好严重啊,1厘米的单头居然可以小到0.5厘米,不过还是撑过了盛夏,整个夏季都是在通风的散射光处度过的。过了夏季, 进入秋季,生长就比较迅速了,繁殖起来也快。水分干透浇透,湿度大点有利快速生长。 魔南景天冬天温度3度就不用浇水了,保持盆土干燥,室内过冬。零下3度以下的室内叶片就会冻伤了,花友应该注意,零下3度以上的室内盆土干燥是没有问题的。冻伤的状态呈果冻状,慢慢的就变白干枯了。进入早春,温度微微开始回暖,它们也就醒了,冬天魔南景天不能说休眠,只是为了保护它们才断了水,其实冬天花友注意保持温度,魔南景天是不会停止生长的。春秋2季适当的阳光就够它们生长了。无论怎么养,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是非常好养的。
玫瑰莲的栽培要点: 玫瑰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不太耐寒,可稍耐半阴。 玫瑰莲四季养护: 玫瑰莲在夏季高温时植株有短暂的休眠期,此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滞,可放在通风良好处养护,避免长期雨淋,并稍加遮光,控制浇水。 春、秋季和初夏是植株的主要生长期。玫瑰莲的盆土要干透浇透,生长期过于干燥容易让老叶枯萎(休眠期除外)。 冬季如果最低温度不低于5℃,可正常浇水,使玫瑰莲的植株继续生长,如果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就要慢慢控制浇水,让植株渐渐休眠,盆土干燥时能耐零下4度的室内低温(室外不行,有霜冻)。 玫瑰莲土壤要求: 玫瑰莲养殖的土透气就可以。玫瑰莲对土壤适应性比较强,也不容易生病,开花时注意不要招惹蚜虫就可以。土壤可以采用煤渣混合泥炭,透气为主,没有具体比例,盆表面覆盖的是颗粒河沙,美观且透气。 玫瑰莲的繁殖方式: 玫瑰莲的繁殖可砍头催生蘖芽,也可叶插繁殖,成功率比一般石莲花低得多,开花株花柄上的叶片最容易扦插了。
黄丽介绍及养殖方法 栽培要点: 土壤: 黄丽的土壤可以采用泥炭混合煤渣,比例3:7,黄丽是个非常好养的品种,菜园土都可以养的很好,所以没有特别的配土比例。 浇水及光照: 黄丽浇水是干透才浇透,不干不浇水。春天和秋天是生长期,可以全日照。夏天轻微休眠。通风遮阳,炎热夏季每个月4到5次水,不浇透。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就可以,夏季水太大容易腐烂。冬天温度低于5度就要逐渐断水,3度以下保持盆土干燥,尽量保持不低于零下3度。这样就可以安全过冬了,寒冷的冬季水分大了会烂根。花友平时浇水的时候尽量浇在土里,叶片倒是可以在天气和通风很多情况下经常洗洗,保持叶片的干净度。 繁殖方法: 黄丽繁殖主要靠植株侧芽,叶片扦插和砍头,砍头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来延续后代,且非常容易长侧芽,存活率比较高,叶插可以获得大批的苗,是大棚繁殖的首选,春季是侧芽爆发的季节,此时繁殖生长最快了,黄丽可以四季繁殖的,小叶片丢土表或者插土里就可以长出独立的植株来。
唐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唐印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为植株的生长期(花友的环境不一样,生长期也有长短)。 唐印若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叶片徒长;而在阳光充足之处生长的植株,株型矮壮,叶片排列会相对紧凑。 唐印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土壤采用煤渣混合泥炭、少量珍珠岩,比例大概5:4:1,土表铺设了大颗粒的河沙。 唐印夏冬季养护: 唐印能耐零下4℃左右的低温,是室内的温度,非露天,再低叶片的顶端生长点就会出现冻伤,干枯死亡,整个冬季基本断水,5度以下就要开始慢慢断水。夏季高温时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这个时候一定要通风良好且适当遮光,避免曝晒,节制浇水,不能长期雨淋,以免植株腐烂。 唐印的繁殖方式: 唐印的繁殖一般是砍头爆小崽扦插,砍下来的唐印植株可以直接扦插在干的颗粒土中,发根后就可以少量给水了。是个非常好养的品种。
紫羊绒(黑法师)介绍及养殖方法 栽培要点: 光照: 紫羊绒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能够忍耐零下2度低温并且保持盆土干燥,零下3度叶片会微微显得不精神,不过没有关系,温度回升就会恢复挺立。稍耐半阴,阴久了叶片变淡也容易徒长拉长,叶杆变的嫩弱。夏天最好不要暴晒,适当遮阳就可以,少水。 土壤: 紫羊绒的土壤可用肥沃又排水透气好的养殖土种植,例如用煤渣混合点泥炭蛭石珍珠岩,差不多透气就可以,土表铺上颗粒的天然河沙。 夏季养护: 紫羊绒在冷凉季节里生长非常明显,夏季因为温度高会短暂休眠但时间不很长。整个夏季可以给大水的,基本是兜头淋。根系好,就不会有问题。 虫害预防: 夏季的紫羊绒叶片有时候会长黑斑,虽然不影响生命,不过整个夏季至秋季都不好看了,黑斑的形成和紫外线强弱、环境的通风等都有关系,只能等新叶出来后才会长好,期间可以用多菌灵的水喷,或者在入夏的时候用抗炭疽病的药物喷洒预防。 繁殖方法: 紫羊绒的繁殖可以在早春剪下莲座叶盘扦插,剩下的茎上会群出蘖芽。很好繁殖的品种,如果不剪枝,容易长高,形成更加耐看的老桩。
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多在沙漠荒野之地,土壤贫瘠,养分很少,因此也有许多种植爱好者提倡多肉植物的种植应该模拟其原生环境,不施肥,少施肥。但是植物生长,肥料又是必须的,十万个为什么告诉我们,植物生长三要素,是英国人发现的,通过焚烧植物后得到的灰烬,科学家分析出了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的其他元素。于是得出了结论,植物生长三要素即是:氮、磷、钾。 氮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枝叶上,所以通过补充氮肥,可以促进植物枝叶的生长,枝繁叶茂就是氮肥的功劳。 磷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也就是花和果实。通过补充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硕果累累就是磷肥的功劳。 钾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茎组织上,补充钾肥可以让植物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加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根深蒂固也就是钾肥的功劳。 除了浮云般的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大致不外乎以上3点。 家庭栽培多肉植物,参照前面章节的配土,在盆底埋入一些缓效花肥或者有机肥,再加上定期的换盆换土,生长缓慢的多肉植物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肥料补充。和草花不同,多肉植物一年长几片叶子的特性,造成了它极少的消耗。消耗少自然吃的就少,况且,还有一年中几个月的休眠。所以,对于养分的需求,土壤中现有的已经足够了。 除了底肥之外还可以考虑适时施追肥。这里的情况相对复杂些,因为说说都是仙人掌类植物,其实不同的品种之间,由于品种本生的特点不一样,差别是比较大的,更何况多肉植物分属不同的科属,虽然都有耐旱的特点,但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更要区别对待,谨慎施肥。对一些生长强健的品种,如仙人掌属、仙人球属、乳突球属、强刺属等等,在生长季节里,只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没有任何问题的。 对于一些如岩牡丹属、帝冠、花笼等生长极为缓慢的品种,以及生石花属的多肉植物,还是少浇或不浇为好。这就是说,施肥和浇水一样,要和这些品种本身的生长速度相适应。越是需要少浇水的品种,也就可以少施肥。不过一些多肉植物在养的过程中,加大温差,促进生长,也经常施一些速效肥,效果显著。所以施肥一定要根据多肉植物生长情况来调整,这样可以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种应该施肥的情况,就是当多肉植物开花时候。 植物开花结果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不光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磷肥。植物的开花结果是一次重要的生命周期,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植物全部的组织都会配合这次生养后代的重要行动,其中包括:茎杆会加粗以防止花朵果实过重而倒伏。根系会抓的更深,帮助吸收更多的养分。有些植物连叶片都会适当的脱落,以免遮挡昆虫的授粉和果实的采光。 综上所述,多肉植物需要更多的养分来支持开花结果,这其中除了前期的积累,更多的是需要外界的及时补充。野外的十二卷不比人工栽培的,野外的十二卷虽然也会长3、4支花剑,出个几十多花,但并不是每朵花都有机会授粉成功,相反,这个比例更多的时候甚至是零。(这是由百合科植物花朵的结构决定的)而家养的就不一样了,授粉成功率会高很多,有时甚至是一支花剑结十几二十个种荚。番杏科植物情况也大致相同。所以家庭栽培的多肉植物由于需要满足杂交授粉的消耗,需要更多的额外肥分补充。 开花肥以磷肥、钾肥为主,其他元素为辅,最好以液态形式进行施用,以快速起效。可以选择的是花友、花多多之类的专业花肥,也可以直接施用磷酸二氢钾。施用比例控制在1:2000左右,也就是1克肥料配2公斤水。这里要再次说明,有些大仙会认为1:1000的比例比较合适,但那是在大棚和温室栽培环境下,植物生长旺盛才可以用这个浓度,家庭环境下,植物吸收养分的速度远不比大棚和温室,所以能淡就尽量淡。 施肥的时间选择在花期,即花剑冒头开始,半月一次,随同浇水一起施下。一直施到种荚成熟为止。需要控制花期,协调开花时间的个体,可以少施或者不施。 多肉植物缺肥并不常见,肥多烧根倒是经常遇见。前面说过多肉植物根系的渗透压,主要也是针对过度施肥来说的,过度施肥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施一次就烂一次。但是为了让多肉植物长得更漂亮,也相对快一些(这样会很有成就感),施肥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能养活多肉植物的基础上,就要向养好发展。不过,从保守的原则出发,一般初养多肉植物,还是不施肥为好。因为多肉植物算不是很吃肥的一类,一般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足能对付。而施肥往往以液态肥为主,这样容出现和浇水不当一样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养多肉植物最容易出现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心态。毕竟多肉植物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我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通过改变局部环境,提高他们的生长速度,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否则必然会失败。
拼盘一 用红色毛线把松球缠起来,就变成漂亮的毛线松球了!家里有其他的多余毛线的话,都可以试试。以它为主体,再试着在花环里加入两点装饰吧。 现在已经稍微有点像样子了,再根据松球的大小和珍珠,华丽地加上丝带。 完成之后花环就像是圣诞节时候的街道一般。 拼盘二 就像做圣诞花环一样,要达到审美的平衡,需要有一些调整。用大小不一的松球和珍珠搭配,就比较有层次感了。 看看,多可爱啊。还很华丽!请带着期待试着做看看吧。 一定会完成得很好的。 拼盘三 热衷于种植多肉盆栽的人,在布置1和2之前,小多肉们早已布满房间了吧? 在节假日的时候,稍微加点装饰,多肉们就会变得更有存在感,更可爱哦! 在花盆多余的空间里加上些松球、珍珠、卡片及小瓶子(只要是小型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似乎都会很合适),就像是玩具箱一样。 这些装饰其实是为圣诞而做,但是平时节日也可以根据多肉的形态和自己收藏的小玩意来做些装饰,还可以经常更换,看你喜欢什么风格咯。
立春节气一般是从2月4日或5日开始到2月19日或者20日结束,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并位居二十四个节气之首。“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意味着冬季的结束,白天逐渐增长,天气开始回暖万物复苏,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人们开始闻到早春的气息。 不过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各地春季开始的时间并不一致。从气象上来说,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在10℃以上才算入春。 结合多肉植物的习性,在春季即将到来的时候,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养护工作: 一、预防病虫害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正是各种病虫害最为活跃的时刻,很多冬眠的害虫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复活,所以在这个季节要备好相应的病虫害药物 。 同时注意加强对植物的观察,尤其是叶背、根茎部分更是病虫害易于发生的地方,及早发现及早处理,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在早春季节喷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并要做好病虫害植物的隔离工作。 二、植物授粉和播种准备 漫长的冬季基本上结束,植物开始孕育着花蕾,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出花箭的植物要注意保留,为进行有性繁殖做好前期的准备。这个阶段可以给植物一些磷钾肥,促使花茎的粗大和花蕾的萌发,不妨半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但注意要薄肥勤施。对于春季的播种,这个阶段要注意备好种子和植料以及盆器,并做好消毒工作。 三、移苗、翻盆的准备 多肉植物的移苗、翻盆可以在春秋季节进行,这个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关键是看是不是需要移植和翻盆。冬季结束后多肉植物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这个时期要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所以就要对植物进行必要的移植和翻盆。 移植和翻盆时要认真检查植物的根系,对于病虫害要主动进行防治,同时去除老根枯根,给植物一个更适合的根系生长的空间。 四、防止回寒 立春后天气变化莫测,往往北方有寒潮出现,因此这个季节要注意加强防寒的工作,家庭室内养殖的多肉植物这个阶段不要贸然的开启窗户,要给植物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霜冻。 当气温稳定在10-15℃以上,这个时候要加强对于养护环境的通风和练苗,即在晴日中午前后,先打开窗户通风,或将盆花移至室外向阳处,到傍晚前再搬回室内,连续3-5日,让其逐步适应后再移出室外养护,如果一下子搬出室外,由于室内外环境的差异,盆花不适应,会出现萎蔫,严重者也会导致死亡。 五、加强日常的养护,“稳”字为上 尽管马上要进入到植物的生长期,但切勿有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切都要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来对待养护的细节工作。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那么往往会在这个阶段造成对植物极大的伤害甚至是死亡,所以万万不要操之过急,大水大肥以及环境的突然变化等都将会酿成追悔莫及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