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灯扶桑病害: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是一种真茼性病害,多发生在秋末天气转冷时期,尤其北方地区保暖不及时更易发生。 最初的症状是叶片出现淡黄色或者红黄色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如果环境比较潮湿,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的粒状物,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后期病情加重,叶片逐渐干枯,直到脱落。 防治方法 防治叶斑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防寒工作,秋后大风降温时,就对吊灯扶桑采取保护措施,将其放置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地方,并且保持一定的温度。 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喷洒500~800倍液的代森锌或1500倍%铵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吊灯扶桑病害:茎腐病 症状 茎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发生范围广的真菌病害,多发生在雨季,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病比较严重。 病原菌会从吊灯扶桑的根茎交结处侵染,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受害部位皮层皱缩,稍显暗褐色,但其实皮下组织已经开始腐烂。 之后黄褐色枯斑逐渐向里扩展,叶片干枯脱落,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就会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茎腐病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暴雨长期冲刷吊灯扶桑,并且在雨季前后每隔10天左右用200-500倍液托布津涂抹吊灯扶桑的枝干部位。 吊灯扶桑病害:根结线虫病 症状 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病于吊灯扶桑的枝叶部分,初期叶片生长衰弱,叶片边缘出现红褐色的枯斑,后期病斑逐渐向里扩展,叶片干枯脱落。 如果观察吊灯扶桑的地下部分,就会发现植株根系间出现大大小小的瘤状物,初期光滑肉色,后期粗糙褐色,内藏针尖大小的梨形雌线虫。 防治方法 这种病症的防治比较困难,如果植株数量较少,就换土,信徒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暴晒,旧土就可以丢弃了。 如果植株较多,可以施入涕灭威颗粒剂,可按5寸盆埋入0.5克左右计算。
飞燕草常见病害:白粉病 发病症状 该病危害植株的叶和茎。发病初期,感病植株病部出现白色粉状霉斑,发病严重时,嫩叶、嫩梢发生卷曲,生长受到抑制。发病后期,霉斑中形成黑色小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子囊果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寄主。潮湿冷凉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减少侵染来源:开花结束后,将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 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地要注意排水,防止潮湿。植株不过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药剂防治:发病时,喷施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飞燕草根颈腐烂病为飞燕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菌从根和根颈侵入植株,切断水分供应,导致植株突然萎蔫和死亡。 飞燕草常见病害:黑斑病 发病症状 该病危害植株的叶、叶柄、茎和花,以叶片为主。往往是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感病叶片正面产生发亮的黑斑,病斑不规则形。叶背病斑浅褐色。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土表或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菌通过雨水传播,自寄主气孔侵入,进行侵染危害。种子也可带菌传病。雨水多,土壤潮湿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手动清除: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烧毁,秋季剪除老茎。 药剂防治:发病时,可用链霉素1000倍液喷雾。
风铃草虫害:蚜虫 蚜虫一般会聚集在嫩芽、嫩叶、嫩枝上刺吸汁液,形成植株受害部位萎缩变形。蚜虫的排泄物福州在叶片上,还可能诱发煤污病。蚜虫可以说是每一种花卉的敌人,环境稍有不当,就很容易让蚜虫钻了空子。 当风铃草的叶片上出现少量蚜虫时,建议用抹布蘸取肥皂水,将虫子擦除,或者用平缓的水流冲刷掉。蚜虫较多时,喷洒药剂,每周喷一次,接连2~3次,对介壳虫及蚜虫有特效。 风铃草虫害:红蜘蛛 红蜘蛛平时会聚集在叶片的背面,不仔细观察很难察觉,它们在叶背刺吸叶汁,常形成叶片变色乃至弯曲。等你发现红蜘蛛的时候,叶片已经发黄萎蔫。较多的叶片萎蔫,开花也会受到能影响,因为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弱,积累的养分减少,花朵颜色暗淡,慢慢枯萎 可用40%三氯杀螨醇兑水1000倍液喷杀。 风铃草虫害:蓟马 以成虫或若虫寄生植物上取食幼芽、嫩叶、花和幼果。被害植株成长缓慢,嫩叶被取食后弯曲,芽梢和花受害则凋萎。 发病前期可用25% 鱼藤精乳油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每周一次,接连3~4次,轮流使用,效果显著。
棕竹病害之炭疽病 症状 炭疽病为棕竹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棕竹叶片。发病时,棕竹的叶尖或叶缘会出现半圆形或不定形的斑点,呈现黄褐色或灰褐色,当空气过于潮湿时,叶片上会出现朱红色针头大小液点。 防治方法 结合冬春修剪,将盆土表面的落叶、杂草清理干净。 发病前期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多菌灵,百菌清进行预防,发病较轻使用国光英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乳油500-6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棕竹的病害之斑叶病 症状 棕竹发生叶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展成条形斑纹,并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最先受害部位是叶尖和叶片边缘,严重时,叶片萎缩,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不要偏施氮肥,宜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可以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每周一次,连喷3次。 棕竹病害之腐芽病 症状 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之间蔓延到植株的其他部分,造成植株生长停止,并慢慢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平时应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 发病初期,只有少量的病叶感染,及时将病叶和茎摘除,并喷洒多菌灵杀菌,及时通风。 发病严重时,喷洒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叶片,10天一次,连续3~4次。
镜面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炭疽病 炭疽病是危害观叶花卉的重要病害,属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严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施用氮肥过量也可能引起。 病症表现: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块,后扩展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渐变干枯,严重时整株受侵。 防治方法:首先要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沮度和湿度。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者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的炭疽福美、多菌等,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叶斑病 叶斑病病症表现:病菌侵染叶片,叶上病斑呈圆形,后扩大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加药剂防治。 及时清除病变叶片部位,喷施药剂,药剂可选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 镜面草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介壳虫 介壳虫虫害基本症状:介壳虫附着在镜面草叶片表面,分泌物将叶片污染,甚至引起叶片枯萎的严重后果。 介壳虫发生原因:消毒不及时,虫卵滋生。 防治方法:若虫阶段及时喷洒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每8天喷洒一次,连续2到3次。用白酒兑水也可以有效冲杀介壳虫,还不伤害镜面草叶片。 吹绵蚧 吹绵蚧病症表现:常群集在叶牙、嫩芽、新梢上危害,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叶,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随时检查,用手或用镊子捏去雌虫和卵囊,或剪去虫枝、叶。 在初孵若虫散转移期,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每隔2周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大岩桐的病害:枯性线虫病 症状 枯性线虫病是大岩桐常见的病害,是由线虫侵染导致的。 会危害大岩桐的嫩茎、幼株、地表茎部和枝叶的基部,使得植株呈水浸状软化后腐烂,然后逐渐延伸到叶片,叶片皱缩枯死。 防治方法 在进行栽培前,盆土要用蒸气或者氯化苦进行消毒,大岩桐的块茎要放在60℃的温水中浸泡5分钟,或者用乌斯普龙消毒。 若发现大岩桐已经感染该病症,就要拔除被害植株,并烧掉。 大岩桐的病害:腐烂病 症状 主要危害大岩桐的叶、茎和幼株,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暗褐色的坏死斑,斑中呈现轮纹,严重时上部的茎会歪曲、矮化。 成熟的植株会在地表茎上产生大量的黑色凹陷病斑,并且裂开,病斑上的小黑点排列呈轮纹状,边缘有白色菌丝。 防治方法 在大岩桐栽培前,用甲醛3份兑1份水喷洒地表,并且覆盖上薄膜,或用70%敌克松粉剂7份兑3份细土混匀,撒于地表消毒。 日常养护要注意及时拔除病株,并及时烧毁。 大岩桐的病害:灰霉病 症状 是大岩桐的主要病害,在花梗上表现为褐色软腐,从边缘开始,长出褐色病斑,表面有轮纹皱缩,会蔓延至整个叶片。 潮湿时着生灰色霉层,后变为黄色。严重时整叶、整花以及整枝变褐枯死。 防治方法 发病期间用80%代森锌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大岩桐的病害:疫病 症状 叶片染病后会出现暗褐色水渍状软化,扩展到叶柄后,叶片腐烂并有水渍状狭窄凹陷斑,常常会扩展成大斑块或者长条形斑块,茎部发病还会蔓延到叶柄,引起叶片弯折。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旱金莲常见病害:花叶病 症状表现:感病叶片上出现黄绿色与深绿色相间原花叶型症状,叶变小,整株看上去有些萎缩的样子。 病原菌:花叶病的病原,可能是一种黄瓜花叶病毒。 防治方法:手动清除病叶,要及时烧毁病叶,防止病菌再次感染。 旱金莲常见病害:环斑病 病症表现:受病叶片上形成环状花叶或坏死性坏斑。 病原菌:蚕豆萎蔫病毒,属蚕豆萎蔫病毒属,又称为旱金莲环斑病毒。RNA病毒,病毒粒体球体,直径26nm。 有一种蚜虫是环斑病的传毒介体,如桃蚜、豆蚜等。不过蚜虫的传毒介体性质不是持久性的。 防治方法:及时防蚜虫。常用的杀虫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复果乳油(敌敌畏40%、氧化乐果10%)2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等。
唐菖蒲花叶病 症状 花叶病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朵。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式的病斑,随着病斑扩大加深,逐渐变成褐色。叶片黄化、扭曲变形。发病植株很难抽出花穗,很难开花。夏季,花叶病症状更加明显。 防治方法 加强预防,在种球的种植前,对种球及土壤进行消毒,确保栽种之前没有携带病菌。 对于发病的植株,要立即将球茎取出,扔掉,避免感染其他植株。 发病时,喷洒多菌灵,灌根或者叶面喷洒,7天一次,3~4次即可。 唐菖蒲干腐病 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的球茎、叶片、花和根部。植株在发病时,首先从外侧叶片的尖端开始黄化,然后向内侧叶片蔓延,最后枯萎。 防治方法 平时施肥时注意控制氮肥的含量,多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种植种球之前用多菌清溶液浸泡30分钟,可有效的避免种球病变。 植株发病时,及时喷洒50%的代森锌溶液,7天一次,3~5即可。 唐菖蒲疮痂病 症状 主要为害球茎,有时也为害叶片。球茎感染后产生水渍状圆形病斑,颜色由灰色逐渐加深至黑褐色,病斑边缘突出,中间凹陷,叶子感染后发生水渍性软腐。 防治方法 该病只能预防,没有特效药。 保证栽种环境干净卫生,及时通风。每个越喷洒一次杀菌药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每年更换一次消毒的新土,避免土中滋生细菌。
葱兰叶斑病症状 葱兰叶子上长黑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叶枯病,也叫炭疽病,是葱兰的常见病害。 发病初期也偶爱你上会出现红褐色的病斑或段斑,最后呈现黑色卷曲状枯死。病斑严重时,叶片会大面积出现病斑,远远看上去像火烧了一样。 葱兰叶斑病发病规律 葱兰叶枯病主要是病菌性病害,病菌会在病叶中越冬,翌年春季开始发病。病菌主要借助风、雨传播,只要叶片上有伤口就可能发病。叶枯病在生长季节可多次发病,5~6月份发生较严重,夏季高温期间有所减轻。 葱兰叶枯病防治方法 加强养护,种植之前计划好一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植株间的距离适中,保证足够的透光性和通风性。在施肥时,注意薄肥勤施,不要弄脏叶片,适当的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秋季结合修剪,及时茎枯叶青林干净,并喷洒杀菌药剂,做好预防。 发病时及时喷洒药剂,做到有效的防治。常用的药剂有甲基托布津、福美双,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左右即可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
凝脂莲的虫害 介壳虫 从花市等地买来的植株80%以上根部会有些介壳虫,初期常见于根部或者植株中心处。 防治方法 预防介壳虫可以在配土时混入少量的呋喃丹或者土虫丹。 发现介壳虫后需要立即与其他植物隔离,把生虫的部分剪掉,可以在病患处喷洒护花神或者灌根杀灭,彻底清除虫害至少需要几周时间。 凝脂莲的病害 黑腐病 植株部分部位变黑,并且腐烂,多见于根部。 黑腐病多发生在夏季,通常是由于通风不好、高温高湿的环境因素导致的,有时也是因为介壳虫导致的。 防治方法 预防植物黑腐可以在配土中加入少量的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药剂。 植物患黑腐病,首先要和其他植物进行隔离,初期可以将腐烂部位剪掉,在切口涂抹杀菌剂,晾干后插入疏松的沙土中就可以重新生根。 如果黑腐比较严重,那么植株已经死亡,要尽快丢弃,防止传染。
凤仙花常见病害:白粉病 病症表现:凤仙花的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蔓延至嫩茎、花、果。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表面上出现零星不规则状的白色粉块,随着病害的发展,叶面逐渐布满白色粉层。初秋,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圆点,后逐渐色变深呈黑褐色。病叶后期变枯黄、扭曲。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应有充分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不过量施氮肥。 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浸染源。 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凤仙花常见病害:褐斑病 病症表现: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凤仙花常见病害:立枯病 病症表现: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凤仙花常见病害:轮纹病 病症表现:凤仙花轮纹病危害凤仙花叶,使叶周围产生周缘深褐色的大型圆病斑。病斑表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部变灰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黑斑病 发病症状 黑斑病主要危害茎和叶。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补救会扩散形成病斑,随着斑点的扩大、增多,整个叶片会枯死。病斑会蔓延到茎,造成植株倒伏。 防治方法 及时清理病叶,保持盆土表面整洁。发现叶片出现病斑及时摘除,以免扩散。发病时及时喷洒药剂,选择代森锌溶液,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要喷洒。 基腐病 发病症状 基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茎部,根茎部会变成黑褐色,地上部分叶片慢慢枯萎,植株倒伏,严重时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发现植株基部腐烂及时拔除,销毁。更换新土、新盆,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施肥浇水时注意卫生,避免使用未经腐熟的肥料以及被污染的水浇灌植株。发病时及时喷洒药剂,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或56%靠山分散粒剂1000倍液,连续喷淋4至5次,前密后疏。 黄化病 发病症状 植株因为养分不足、环境不适、真菌感染等原因,导致植株叶片发黄。 防治方法 将发黄的叶片剪除,若发黄严重,要清除这个植株。在繁殖(播种、扦插)时,要选择健康的植株作为母株。防治虫害,虫害会在叶片上形成伤口,可能会感染病菌。 花叶病 发病症状 整株发病,叶片上出现花纹,植株生长不良,开花小而少,并且花瓣上 出现斑点,畸形。 防治方法 花叶病毒潜伏能力比较强,可以在植株上过冬,春季就会发病,所以要做好预防。入冬之前喷洒杀菌药剂。及时清除杂草、枯叶,减少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