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橄榄花常见病害:炭疽病 病症表现: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块,后扩展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渐变干枯,严重时整株受侵。 橄榄花炭疽病防治方法 吐芽前喷1次600倍的氧氯化铜液。吐芽后再喷1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 橄榄花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橄榄花常见虫害:蚧壳虫 叶片受害后出现淡黄色斑点,嫩枝受害后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橄榄花蚧壳虫防治方法 适时修剪,使树冠通风透气。若发现害虫,即选用以下药剂喷杀:速扑杀乳油700倍;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各1000倍等。 橄榄花常见虫害:木虱 健康茂盛的橄榄叶受害叶片失绿黄化,叶面凹凸不平,扭曲畸形,其中春梢幼果期(4-6月)和秋梢期(8-10月)是危害高峰期。 橄榄花木虱防治方法 在春秋两次新梢抽出时抓紧时间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万灵:2000倍液;久效磷1500倍液或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各1000倍液等进行喷杀。
天女花常见病害 天女花最主要的病害是斑叶病,也就是叶斑病。 叶斑病,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季节发生频率颇高。叶斑病可能会致使叶片发生局部坏死。 天女花所受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面上只有暗红色小斑点。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迅速的扩大面积。最终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试想一下,一片片肉厚切油绿的天女花叶片逐渐的枯萎坏死,直至离开枝干,落入泥土之中,这是多么悲哀的一幅画面呀! 防治方法 首先我们平时应该经常观察叶片的长势,时刻注意着天女花植株的生长情况。 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治疗。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痊愈。 这样我们就又可以看到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健康的天女木兰了。 小贴士:药液可去花卉市场等地方进行安全购买。 这些药剂为生物制剂,大家也不用担心喷洒药剂会影响其他昆虫的健康。
虞美人细菌性斑点病 发病症状 叶、茎、花等部位均受细菌为害。叶上初生细小水渍状斑点,不久变成圆形暗褐色斑,常有同心轮纹,周围有水渍状晕圈,而老病斑晕圈则不明显。 病发的强烈的时候,叶子上的斑点会汇合形成黑色至乌黑大斑块,并且会有菌脓溢出。花茎上的病斑呈长条形,渐渐汇合,会将花茎拦腰切断! 花朵上,尤其是幼嫩花萼最容易受到感染,部分或全部变黑。最可怕的是,细菌还能穿过萼片,侵染下面幼嫩花瓣,使花朵停止发育,夭折在小的时候。表现在蒴果上,则是会产生明显水渍状黑色斑块,菌脓也比其他部位明显一些。 发病规律 在虞美人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发生,尤其在潮湿条件下发病最多,会给虞美人造成严重损害。 而且,病菌还可以侵染其他的罂粟科植物,甚至连种子和土壤都会带上这种细菌! 防治方法 (1)摘除发病的叶子,拔掉发病的植株并且要烧毁,千万不能掩埋。 (2)从无病的植株中采种,有可疑的种子在播种前用温汤浸一下。 先将种子浸冷水中7小时,再在49℃的温水中浸5分钟,然后放入54℃温水中5分钟,最后在水中冷却。 (3)不要让种植虞美人的圃地或者是花盆湿热、通风不畅,而且注意施肥也不能过多。 虞美人霜霉病 发病症状 在虞美人花苗生长的时期发病会导致花苗枯萎,成年的虞美人发病则会危害叶片、花茎及花夺。在植株下面老叶的正面产生淡褐色斑,叶背部则有白色、浅灰色或紫灰色霜霉层。发病严重的请款下,叶片变褐干枯,病菌蔓延为害茎和花,使茎扭曲和花不能开,在茎基部发病则会导致植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于蔓延侵染。 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土地平整,防止积水,栽植不宜过密,适当施加氮肥,及时剪除病叶,拔除病株并且烧毁。 (2)发病初期可以喷撒一下的几种灭菌剂。 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20%瑞毒素4000倍液,或50%代森铵1 000倍液。 虞美人腐烂病 症状及原因 若施氮肥过多,植株过密或者是多年连作,就会出现腐烂病。 防治方法 需要及时将发病的植株清理掉。再在原处撒一些石灰粉就可以了。 虞美人虫害 症状及原因 虞美人很少发生病虫害,但有时会遭金龟子幼虫、介壳虫的危害。 防治方法 若发现有虫害,可以采用以下的杀虫剂处理。 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除,每隔7天喷施两次即可。
龙吐珠常见病害:叶斑病 病症表现 龙吐珠属马鞭草科,会生叶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叶片枯黄死掉。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愈。 龙吐珠常见病害:锈病 病症表现 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防治方法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均可有效防治龙吐珠的锈病。 龙吐珠常见病害:花叶病 病症表现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 绿角状病斑,最后变为褐色;病叶出现浅绿与常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叶片变形、黄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小花少,甚至不能抽出花穗。 防治方法 清除受花叶病病菌侵染的叶片,然后采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采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防治。 龙吐珠常见病害:灰霉病 病症表现 可危害植株的茎、叶和花,以花为主。病菌通过衰弱的寄主组织侵入。叶部受害,常先发生于叶尖或叶缘,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组织变成黑褐色并腐烂。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温室要加强通风,浇水不宜过多,控制室内的温、湿度。 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喷1次,连喷2~3次。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萎蔫病 病症表现 多发在高温高湿季节,尤其夏季雨后病情发展快。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全叶腐烂。将枯死病叶剪除,注意植料不可过湿。 防治方法 选用霉灵2000倍液或25%的丙环唑乳剂2000倍液喷洒基部或灌根。或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炭疽病 病症表现 多发于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的红褐色斑块,后期病斑转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有坏疽现象。 防治方法 剪除枯死叶片,注意通风。可喷施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次。未发病时或发病初期可喷施50%炭疽灵乳油6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预防3-4次。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白绢病 病症表现 多发生于8-9月高温多雨季节。初期兰叶基部变褐色腐烂,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严重时整个叶丛枯死。温室注意通风,盆花间距不能过密。 防治方法 发病时可用兰·病必治800-1000倍液,或50%福多宁1000倍液,或75%灭普宁2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3-5次。也可用1%硫酸铜液浇透苗的根部,染病盆花应清出温室外埋毁。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叶枯病 病症表现 多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叶尖附近或叶片前端产生黑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整个叶片,最后枯萎掉落。 防治方法 发现症状,立即切除病叶,同时喷施百菌清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蘖腐病 病症表现 主要发生在蘖芽上,其次是叶片。初期芽基部呈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高温多湿时易侵染叶面,产生暗褐色水渍状大斑块。夏季连续阴雨天,若肥水管理不当、盆土高湿、肥重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新芽出土4-5厘米高时,喷施0.01%硼酸液1000倍液或杀枯净,也可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 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根腐病 病症表现 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发黑,植株生长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盆底排水孔堵塞,基质渍水通气不良,浇水过量,天气寒冷或浓肥伤害。 防治方法 疏通排水孔,新苗生长期不要浇当头水,叶面喷水后及时通风,保持叶基干爽。生长期避免氮肥过多,发病时可用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霉灵水剂600-8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若歌诗的叶子一直掉 症状 若歌诗叶片先是变黄,然后变干,一碰就掉,还生出许多气根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 容器太小,土壤里面的养分已经不能满足若歌诗的生长需求了,因此它只能够消耗自身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解决方法: 换上一个大一点儿的花盆,给它充足的空间与更多的土壤去生长,去繁殖。 若歌诗的叶子长斑 症状 若歌诗的叶子上总是会有些斑点,这是怎么了? 原因 看这一株若歌诗并没有掉叶子或者化水的症状,多半因为浇水不当,晒伤了。 解决方法: 注意防晒哦,而且注意浇水的时候不要将水滴洒在叶片上,滴在叶片上的花水分蒸发就会留下斑点呢。 若歌诗又瘦又高怎么办呢 症状 完全没有若歌诗那种肉嘟嘟的感觉,不仅长得瘦瘦的,还一直拔高。 原因 水分跟光照这两个因素没有调节好,浇水过多,而光照不足。 解决办法: 砍头扦插,注意控水多晒太阳,尤其是光照要多多的哦!
翠云草常见病害:叶斑病 翠云草叶斑病病症表现 受害翠云草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 翠云草叶斑病防治方法 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由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引起的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翠云草常见病害:白粉病 翠云草白粉病病症表现 翠云草是观叶植物,但也会开花。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翠云草白粉病防治方法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 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麦秆菊的锈病 麦秆菊会发生的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锈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使叶片干枯。 锈病的发生有许多原因,栽培管理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等,都会促进麦秆菊锈病的发生。 当麦秆菊出现锈病时,要加强栽培管理。在栽植过程中,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发现病叶、病枝要及时剪除,以防病菌蔓延。 在锈病发病期间可以喷洒80%代森锰锌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等进行治疗,每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喷3-4次,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麦秆菊的白粉病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及茎。在发病初期,麦秆菊会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此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10℃左右时最易感染发病。 当麦秆菊发生白粉病要注意通风透光,摘除早期病叶烧毁,并在发病前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一次,连续喷施4-5次。 麦秆菊的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茎、花等部位。叶片边缘有褐色病斑,叶柄花柄软化,外皮腐烂。一般在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以及土壤质地粘重时,灰霉病容易发生。 当麦秆菊出现灰霉病时,应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掉。平时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壤灌水,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
百子莲常见病害:叶斑病 百子莲叶斑病病症表现 百子莲患上叶斑病,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百子莲叶斑病防治方法 通过选用无病种子、清除病残体、搞好管护、平衡施肥、避免积水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并根据病情适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百子莲常见病害:红斑病 百子莲红斑病病症表现 百子莲发生此病后,叶、花梗、花瓣及球茎鳞片都可受害。叶和花梗感病后,变曲或畸形,出现红色隆起的斑点;花瓣和球茎鳞片感病后也有棕色斑点,后期病部变软并下陷。受害重的花梗则影响开花。病原菌是一种真菌,还可危害水仙、文殊兰等球茎花茎。 百子莲红斑病防治方法 为防治百子莲红斑病,浇水时防止水珠滴在叶面。发病时喷1次600倍的百菌清水液,效果越好。 百子莲生长缓慢,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非常漫长,所以,摆放在室内或者阳台角落的时间就会很长,要是叶片不美观,那简直是一件非常影响眼睛观感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常年摆放在眼前的植物照顾好,让它们不要长斑,不要生病。平时做好通风处理,把浇水施肥的方法牢记心中,让它们安然无恙地长大。
紫荆的病害:角斑病 症状 角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 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角斑病主要发生在紫荆的叶片上,病斑是多角形的,呈黄褐色至深红褐色,患病后期会着生黑褐色的小霉点。严重的时候叶片上布满了病斑,经常连接成为一片,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防治方法 秋季及时清除病叶、枯叶,集中烧毁。 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紫荆的病害:枯萎病 症状 枯萎病会从植株的地下伤口侵入植株的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一般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的枝条发病,然后逐渐发展至整个植株。 剥开树皮,可以看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防治方法 及时剪除患病的枝叶,严重时销毁整棵植株,在销毁后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 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紫荆的病害:叶枯病 症状 植株种植比较密集,容易产生叶枯病,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 主要危害紫荆的叶片,患病初期叶片产生红褐色圆形的病斑,多生长在叶片的边缘,逐渐连片扩展,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叶片枯死、掉落。 防治方法 紫荆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黄刺玫的病害 白粉病 黄刺玫爆发白粉病时,主要表现为叶片两面有稀疏的白粉状霉层,叶片扭曲,幼叶变紫褐色枯死,病重时枝条枯死,影响植株生长与观赏。一般是在枝条顶端的嫩梢、叶、叶柄等处发病。 黄刺玫爆发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其次就是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发芽前喷洒波美3-4度石硫合。常用的其它药物还有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15-20天左右1次,或黑杀可湿性粉剂2500倍,间隔期同三唑酮 。温室内可用熏蒸罐熏蒸,用药为硫磺粉。 叶枯病 黄刺玫有时候会爆发叶枯病,叶枯病表现为叶片上有从黄褐色变为灰褐色的病斑,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紫红色边缘,后期叶片生黑色小点,病斑可破裂穿空。 黄刺玫肤色叶枯病的防治方法,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硫胶悬剂200-3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 黄刺玫的虫害 蔷薇叶蜂 蔷薇叶蜂在五、六月间发生,直七、八月均为害。幼虫食害叶片,成虫产卵在幼枝上,刺破幼枝,使小枝厅裂。黄刺玫有蔷薇叶蜂危害的时候,可喷射223乳剂加水250—400倍杀死幼虫,也可用人工剪掉有虫卵的树枝集中烧毁。 刺蛾 黄刺玫也有刺蛾危害,在六、七月间发生较多,经常会吃嫩叶。可喷滴滴涕,或人工摘除越冬茧。 蚜虫 蚜虫比较常见,多危害黄刺玫的嫩尖幼枝,可撒0.5—1.0%六六六粉或喷可湿性六六六防治。
红花石斛常见病害:黑斑病 红花石斛黑斑病病症表现 病害时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斑点周围显黄色,逐渐扩散至叶片,严重时黑斑在叶片上互相连接成片,最后枯萎脱落。此病害常在初夏发生。 红花石斛黑斑病防治方法 病症表现严重的,可人工剪除病叶。 药剂防治:用1︰1︰150波尔多液或多灵1000倍液预防和控制其发展。 红花石斛常见病害:炭疽病 红花石斛炭疽病病症表现 危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 1-5月均有发生。 红花石斛炭疽病防治方法 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 红花石斛常见病害:煤污病 红花石斛煤污病病症表现 病害时整个植株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灰黑色粉末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发育不良。3-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 红花石斛煤污病防治方法 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雾1-2次防治。 家养的红花石斛,需要通风环境好,且盆土排水性能要好,要时常注意空气湿度的保持,否则容易导致红花石斛生这些讨厌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