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的病害反应在叶片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叶斑病,一种是炭疽病。叶斑病可用百菌清或多菌灵800倍液叶面喷雾,连续2-3次既可,每次隔7天。炭疽病则须用75%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基本可以控制。因为滴氺观音是观叶植物,叶片一旦生病,必然影响其观赏效果,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反应在茎干上,有一种枯萎病,是细菌感染所致,这种病初时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便会很严重了。如发现茎杆向一侧歪,或是有蔫萎处,就一定是生了枯萎病,可以用小刀将病处切除,病处与非病处界限非常明显,一般用手就可以掰掉。如病处不足茎杆的三分之一,可以将未生病处涂一层百菌清药液,并保持干燥,隔十天再涂一遍,20天后基本可以痊愈。 滴水观音虫害最严重的是螨,即通常所说的红蜘蛛。红蜘蛛一般生于叶背,它不但吸食叶的营养,还传播各种病毒。极大的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一定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立即治疗。可用螨虫清,扫螨净,吡虫啉等药物进行治疗。吡虫啉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滴水观音常见的病虫害也包括蜗牛、介壳虫、蚂蚁、蚯蚓、蚜虫虫害,下面就分别进行防治方法介绍: 蜗牛—贝壳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 130mm ,壳宽 54mm 。有 6.5-8.0 个螺层,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常用人工捕杀或者1-2 支带有敌敌畏的棉花棒,插在盆土上,然后用塑料袋罩套,熏蒸2小时后摘去。 介壳虫—虫体橘红色,背面有黑毛及白色蜡质,有的粘在花木枝干上,有的伏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的叶脉中间,吸取液汁后叶黄脱落,枝条干瘪,也有象棉花似地粘附在花木枝干及果梗等处(由于介壳虫种类较多,就不一一列出)。常用软毛刷轻轻刷下,再涂上稀释的敌敌畏; 或者用除介宁防治。 蚂蚁—虫体较小,黑褐色,具体长什么样,各位应该知道吧。常用带有敌敌畏的棉花团,塞入盆底孔洞内或者把盆浸入水中把它消灭。 蚯蚓—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常用溴氰菊酯500倍稀释液来浇灌盆土或者用过磷酸钙的稀释掖驱赶蚯蚓从盆中爬出。 蚜虫—是一种青黄色的小虫,种类多,多数发生在花卉的芽、嫩茎、嫩叶或花蕾上。常用40% 乐果乳剂3000 倍液喷洒或者使用80% 敌敌畏加水稀释 1000 倍液喷洒。 在使用农药时须注意有部分植物对农药有过敏和农药使用时切忌使用过浓。 以上就是爱莲说为大家介绍的滴水观音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滴水观音病虫害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爱莲说花卉网。
蝼蛄大家并不一定知道,但是它的俗名“拉拉蛄”相信大家是比较有印象的。蝼蛄危害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天麻就是经常受到它伤害的植物种类。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是主要的天麻蝼蛄。 蝼蛄危害症状:蝼蛄为多食性害虫。主要咬食天麻块茎,使天麻与密环菌断裂,破坏天麻与密环菌之间的养分供应关系。 防治方法:(1)毒饵诱杀。将5千克谷秕子煮成半熟,或将5千克麦麸等混合炒香后拌药制成毒饵,选择无风闷热的晚上,将毒饵撒在蝼蛄活动的“隧道”中,进行毒杀。(2)灯光诱杀。
冬季黄瓜的种植依靠大棚塑料薄膜覆盖为主的种植方式,但是当黄瓜开始开花结果时,发现此前生长不错的黄瓜突然出现急性死苗症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什么防治方法呢? 其形成原因:天气问题,持续阴雨或雪后陡晴,逆温导致迅速死苗;放风问题,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晴天高温,放风量大,叶面蒸腾快,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缩,严重失水的则整株凋枯;冷害或冻害使大棚膜表面部分破损,寒风袭入造成萎蔫死苗;施肥浓度过大问题,特别是化肥靠近黄瓜的茎基部施用,极易灼伤死苗。 采用大棚保温栽培的地方,黄瓜急性萎缩症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及早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 1、因苗因时适量浇水。 黄瓜的根系比较发达,但多集中在土壤表层发生新根,要避免浇水失误而抑制根系群体滋生,注意因苗因时浇水。 少浇定植水,酌浇返苗水。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或遇上连阴雨天气,少浇或不浇返苗水。进入结瓜盛期,结合追肥,以水带肥,每10天左右浇施一次,严防一次施肥过量灼伤瓜苗。宜在晴天早晨浇水,忌午后及傍晚浇水。阴雨天不宜全棚内浇水。要小水勤浇,不能大水漫灌。 2、合理控制棚内温度。 定植初期一般不通风,白天棚内保持25℃-30℃,夜间保持在12℃-15℃,不低于10℃。随着瓜苗的生长,要及时调气控温,其作用有:预防病害发生;避免植株老化;补充二氧化碳。但温度的调控必须有利于黄瓜生长,一般白天气温升至30℃时通风,下午降至28℃时关闭棚膜。结瓜期间温度不应低于12℃。 经常疏理棚栽黄瓜四周的沟路,保证畅通,以便及时排灌,要做到快速滤水。每天要检查棚膜是否破损或漏盖,要注意修理,做到保温增温。在大风降温来临之前盖草苫,锁定绳索,以防冷风侵入伤及瓜苗。
水花生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及时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生长依然非常的旺盛,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以及水土条件下更会迅速扩充。因为“天敌”少,所以在许多地方泛滥成灾。近日在荆州市长湖水产良种场就养了这么一种水花生“天敌”一种名叫叶甲的昆虫。“ “这小虫子可是大功臣,把我们这里的水花生治住了。但是它们不耐寒,得在温室里过冬。”长湖水产良种场工作人员杨洪林说。 荆州一地水花生疯长30万亩 水花生是外来物种,由于缺少“天敌”,2004年以来,湖北省洪湖、长湖、沉湖、四湖、梁子湖、荆江流域、三峡库区等地水花生泛滥成灾。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副站长樊丹介绍说,今年荆州市113个乡镇中,仅1个未发生水花生危害。水花生集中发生面积在50亩以上的点位数有744个,危害总面积高达30万亩。 “洪湖陈家湾、三墩潭的浅水区域,水花生根系扎入湖底淤泥形成了‘浮岛’,成人都可以在上面行走。如此下去,洪湖航道早晚也会被水花生堵塞。”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担忧地说。 水花生的疯长导致水质发臭、溶氧量减少,原生植被、鸟类栖息地、鱼类天然产卵场、养殖水域惨遭破坏。据调查,四湖流域由于水花生的生物入侵,鱼类由原来的70多种减少到50多种,水生植物由原来400多种下降到90多种,水草已近枯竭,莲藕之外的水生经济植物消失殆尽。监利县棋盘乡螃蟹养殖户前年夏季因水花生疯长导致螃蟹大面积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水花生还堵塞堰塘沟渠,甚至入侵农田果园,严重影响抗旱排涝和农作物生长。水花生腐烂后产生的大量有机物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孽生脑炎、流感、蚊蝇、血吸虫等病虫害。 5000叶甲防治2万亩水花生 2009年夏季,洪湖暴发水花生应急事件。农业部随即在洪湖市召开全国水花生综合铲除现场会,分别试验了人工打捞、机械粉碎、化学防治、叶甲生物防治。“人工打捞一亩水花生至少要1000元、机械粉碎一亩水花生也要500元,不但成本太高而且打捞时折断的茎根会增加繁殖体反而加剧水花生蔓延。化学防治采用41%农达、48%草甘膦、20%使它隆的混合液,对水花生有很好的杀除效果,成本为150元/亩。但化学防治会将其他水生植物一并杀死,农药残留又带来次生污染。”樊丹说。 当年9月,农业部科教司在洪湖首次引入3万多只水花生叶甲,不到3个月就控制住了水花生的疯长。但水花生叶甲属亚热带物种,其虫卵及幼虫在环境温度低于4℃下生存率极低,湖北冬季的低温下大部分叶甲都会被冻死。2010年11月,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在咸宁市建立了第一个水花生叶甲越冬保育温室,以利用叶甲的春季繁殖期,形成稳定的种群。 2013年夏季,荆州市叶甲越冬保育基地从广西大学引进了一批叶甲。“这5000只叶甲经过温室越冬保育、春季繁殖,2014年夏季直接防治水花生发生面积达2万余亩,叶甲所到之处的堰塘、沟渠等水域的水花生在15天内完全被吃光直至枯死,太湖港渠、荆襄河等河流水域的水花生在30天左右普遍枯死。”荆州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高红兵欣喜地说。 “叶甲防治水花生见效如此之快,是因为它具有自然迁飞能力,借着风力、沿着河流四处飞散,1个叶甲越冬保育基地的辐射半径至少有20公里。”樊丹说。 叶甲专食水花生已形成食物链 “叶甲也产自阿根廷,是水花生的专食性天敌,控制率高达85%。”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付卫东研究员说。那么叶甲的生态安全性如何,会不会酿成新的物种入侵? 在长湖叶甲越冬保育温室内,记者看到在示范区水花生被完全吃光的情况下,也未见危害近旁的辣椒、黄瓜、红薯等10多种农作物。“这虫子太神奇了,真的只吃水花生!去年春天我们也担心它会祸害庄稼,十月初民建渠、官田湖都看不见水花生了,但庄稼上一个叶甲也没有。”石首市杉木桥村村民蒋四兵肯定地说。 “我们在野外多次观测到蜘蛛、蜻蜓、麻雀对于叶甲的捕食,可以说‘水花生~叶甲~食叶甲动物’的食物链基本形成了。”高红兵说。 当前推广水花生叶甲生物防治的关键就在于建设叶甲越冬保育温室。“2012年以来,我们在洪湖、长湖、荆江、三峡库区等地相继建设了9个叶甲越冬繁育基地,而这远远不够。据测算,仅荆州市就需要建30个叶甲越冬保育温室。温室建设费用4万元、每年管理维护费用2万元,以荆州30万亩水花生危害面积计算,每亩地投入仅为6元。可以说投入小、见效大,但现在环保站缺少资金,难以在全省大规模推建保育温室。”樊丹无奈地说。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百香果,它是在茎蔓下进行生长发育的,因为茎蔓生长比较茂盛而且很浓密所以要进行害虫的防治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药液不容易喷洒到全部的茎蔓花果。所以有许多的隐蔽性病虫难以彻底根除如:百粉病、蓟马病害等。 若采用地下施药,使药液通过根系吸收,再输送到茎蔓和叶片上,就可以将为害茎蔓和叶片的病虫杀死灭绝,还能有效地防治根腐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 具体做法:在种植百香果时,在幼苗根系基部的种植穴内,撒施多菌灵粉剂和毒死蜱颗粒剂,每株各撒施15~20克,均匀撒施在百香果幼苗根部周围的土壤中,盖土即可。在百香果生长发育过程中,每月根部淋施一次800倍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25%吡虫啉混合液,或800倍1.8%辛菌胺乙酸盐、1000倍0.5%藜芦碱混合液,或1000倍80%多菌灵、1000倍20%噻虫嗪混合液,每次每株淋施1~1.5公斤,均匀淋在百香果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即可。
很多人都会在家中养殖非洲茉莉,非洲茉莉枝叶浓密青翠,给人一种很有生机活力的感觉,用来布置点缀家居倒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非洲茉莉养护不当是很容易导致掉叶子的,那非洲茉莉掉叶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方法呢,我们去了解下: 非洲茉莉掉叶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非洲茉莉掉叶子归根到底还是养殖非洲茉莉的环境问题,所以要让非洲茉莉活得好好的,不黄叶不掉叶的还得在养护的环境下手,造成非洲茉莉掉叶子的原因比较多,我们具体看看: 1、更换土壤:非洲茉莉盆栽隔一至二年要换一次盆土,换土之后,原来的根系不能承载上部叶片的用水量,所以植物肯定要舍弃一部分蒸发的叶片;也有可能是新的土壤里面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2、浇水过多或过少: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非洲茉莉的生长,从而引起非洲茉莉的叶子变黄脱落。盆土太干燥时,根系供水不足,满足不了植株的需求,从而使叶片缺水脱落;盆土太湿,则影响根系的呼吸,严重的还会引起植株烂根,养料供应不上,叶片就会凋落。 3、温度过低:非洲茉莉是热带植物,需要的生长温度较高,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就会停止生长,叶片易落。 4、阳光过少:非洲茉莉喜阳光,但忌强光照射,生长时要求有较充足的散射光即可,适合放在靠近窗边的位置,不宜过分阴暗,否则导致叶片失绿泛黄或脱落。 5、病虫危害:非洲茉莉养护不当也会造成虫害病害的发生,一些病害和虫害也会引起非洲茉莉的叶片变黄或脱落,要注意检查喷药治理。 非洲茉莉掉叶子怎么办? 非洲茉莉的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挑剔,养护不当就容易生长缓慢,经常掉叶子,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特别常见。非洲茉莉是观叶植物,叶子掉了就光秃秃的了,失去观赏价值,所以最常用的非洲茉莉掉叶子拯救方法就是“短截枝条,催发新叶”,我们看看怎么操作: 1、开春后五一前开始进行控水,让非洲茉莉植株干燥一段时间。 2、过了五一首先对植株实施重短截,将周围的枝条在基部留2-3个芽眼,其余全部剪除,叶片一个不留。 3、短截后立即换盆,施足底肥,然后分多次充分浇透水,一直到出现大量新芽都不要再浇水。 4、置于阴凉通风处养护,这时注意观察,防虫防病,保护嫩芽非常重要。 5、待嫩芽逐渐增多后,注意有计划地取舍,按预计株型成长,同时,要把干枯的枝条段随时剪除。 6、短截后3个月要逐渐见阳光,水分要充足,但不能内涝,注意养护即可。 非洲茉莉掉叶子的原因比较多,但最终原因还是养护不当造成,所以要养出一盆枝条茂盛、生机勃勃的非洲茉莉是要下一番心思的,更多非洲茉莉养护技巧信息请关注爱莲说花卉网花卉栏目。
话说这个月的10号,因为泥炭用光了,就用稻壳碳混合浮石,匆匆忙忙的上盆了,没有想到半个月后,2盆里的单头那盆出现了严重的腐烂。60多头就腐烂了50来头,起盆后才发现,全部是根部以上开始腐烂的,根系完好,新根都已经在生长,仔细看看,原来是稻壳碳的缘故。因为稻壳碳是碱性的,匆匆忙忙上盆给忽略了。浇水后的生石花开始生长,稻壳碳里的碱慢慢渗透到了浮石里,每个埋的深的,和浮石接触的那个面,都不同程度出现烧伤发霉,然后腐烂。稻壳碳本来是用来养12的。贪图省力,才酿成了悲剧。希望广大的生石花爱好者注意,土壤不能太碱性。铺设在表面的最好用大颗粒的河沙,这样就不容易出现水碱长时间停留在植料上。 上面这些是有点灼伤的,和有点腐烂的,用纸巾吸干腐烂的,风干了再上盆,还好发现及时抢救回来几颗。下面是全部换盆的,中层用的是泥炭混合珍珠岩+点蛭石+浮石,上面铺设了大颗粒河沙。接触到的都是河沙,基本不会有问题的了。下次可千万不能够马马虎虎了。唉,养的多也是一种负担。 以上就是爱莲说为您介绍的多肉植物养殖病害防治 一次不该有的失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多肉植物养殖病害防治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爱莲说花卉网。
春兰花枝叶优雅,花香迷人,是很好的一种室内观赏花卉,也是很名贵的花卉品种之一,常被摆设在家居客厅、书房等地方,有很好的点缀效果,但春兰花是容易发生病害的品种,下面我们来看看春兰花的病虫害防治: 春兰花病虫害防治: 1、春兰花软腐病 春夏季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过量施用氮肥时较易发生软腐病。发病初期由细菌侵入叶片或心叶产生水渍状病斑,迅速扩大、含水多,后期发生恶臭,病叶变黄而脱落,全株软腐而死。 解决方法:改善生长条件,增加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采用链霉素1000倍水液,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500倍水液,每周喷洒一次。 2、春兰花炭疽病 种植太密、通风不良,水分失调或受伤伤口等易感染炭疽病,患病初期叶片产生褐色凹陷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斑中央有坏疽现象。 解决方法:种植勿太密,切去患病叶片,用1/500倍大生-45水液,1/800倍万菌清涂抹伤口,每周喷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液。 3、春兰花白绢病 白绢病发病时茎基部变黑而腐烂,逐渐在病斑上产生白色菌丝,病株逐渐枯衰而死。 解决方法:切除带病斑的假球茎,连同栽植的盆皿、植料用火烧毁, 每周喷施一次500倍大生-45液,或多菌灵1000倍水液。 4、蚧壳虫 蚧壳虫危害一般在6月至9月危害最盛,常集中在兰叶的基鞘和筋脉处吸取营养,分泌出大量的病菌。茎叶变成霉褐色,引起各种病症,光合作用受阻,使兰花长势减弱。严重时,叶片出现淡黄小斑及黄斑,后逐渐扩大,以致整片叶枯黄,失绿而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解决方法:可用酌量50%氧化乐果乳液(或80%敌敌畏乳油)加新高脂膜,喷在叶的正、背面,每隔5至7天喷1次,连续喷洒3次以上。 春兰花是比较较贵的花卉品种,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养护照顾,以免出现病虫害的侵染,影响株植生长,也降低春兰花的点缀布置家居的效果。
红掌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植物,其花朵独特,有佛焰花序,色泽鲜艳华丽,火红的花朵衬托着碧绿的叶片,显得异常好看,不过红掌养护不当也会出现叶子发黄、烂根等情况,那红掌叶子发黄怎么办?我们了解下专家指出的七大原因及解决方法: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1.新陈代谢 如果发现当红掌叶子发黄,要注意观察其他叶片的情况,如果叶片呈鲜嫩黄绿色,而花又长势良好,说明是在生长新叶,老叶发黄掉落属于正常现象。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2.土壤不适 北方多数地区介质及水中含盐碱较多,由于介质中缺乏植株所需吸收的可溶性铁元素,叶片就会逐渐失绿变黄。解决方法:采用草酸等处理介质及浇花用水。 红掌叶子发黄原因分析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3.浇水过多 红掌的新叶发黄,老叶正常,这种情况一般是水浇得过多、过勤会使盆内介质长期过湿,甚至积水,致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吸收养分,引起叶片逐渐变黄脱落。解决方法:正常浇水。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4.空气干燥 冬季室内养花空气过分干燥时,往往会出现叶尖干枯发黄,或叶缘枯焦,或叶片发生焦斑、边缘卷曲等现象。解决方法:根据红掌的生长特性,适当增加空气湿度。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5.遮阳过度 红掌若长期将其放置在遮阳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则会导致生长衰弱,叶薄而黄,不开花或很少开花。解决方法:根据红掌的生长特性,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红掌叶子发黄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6.温度不宜 冬季室内温度过低,叶片会发黄;如果室温过高,植株蒸腾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也会使叶片变黄。解决方法:保持温室内温度相对稳定。 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7.施肥不均 施肥少、或久未换盆换土,土中氮素等营养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另外,施肥过量也会出现新叶肥厚、凹凸不平,同时老叶干尖、焦黄脱落,此时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并去掉部分陈土,换入新的培养土,进行正常管理。 红掌叶子发黄怎么办?现在大家心里有数了吧,红掌的养殖还是比较简单的,即便是出现黄叶等情况,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是哪些原因导致,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自然就能解决,养出一盆漂亮的红掌。红掌叶子发黄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更多信息请关注爱莲说花卉网花卉栏目。
白兰花观赏价值比较高,花色洁白高雅,枝条优雅碧绿,但要是养护不当而导致白兰花叶子发黄,那就大大的降低观赏价值了,下面爱莲说带大家去了解下白兰花叶子发黄的解决方法: 白兰花叶子发黄的原因: 1、水分过多:白兰花盆土浇水过多或过少,时干时湿等,肉质根系受不了,会造成出现黄叶等。 2、温度过高:白兰花叶子发黄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过高闷热时也会出现叶子发黄。 3、光照过少:白兰花喜阳,要是阳光过少,也会造成株植生长不良,叶子发黄。 4、黄化病:白兰花发生黄化病也会造成叶子发黄脱落,严重时会株植死亡。 5、根腐病:白兰花发生根腐病,根系腐烂发黑时,叶子也会导致萎黄脱落。 白兰花叶子发黄解决方法: 1、浇水要适当,盆土干后,一次性浇水时水量不宜过多,也不能长时间出于干旱不浇水状态。 2、温度要保持平稳,不过高或过低,5一10℃之间最合适,温度升高,环境闷热要注意通风透气,并加强湿度管理。 3、白兰花适合在庭院或家居阳台、窗台等地方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但不能暴晒,夏季阳光猛烈要注意遮阴。 4、白兰花盆土要选用微酸性土壤,不能施用较多的偏碱性无机肥或水,出现黄化病要及时用0.2%的硫酸亚铁进行叶面喷施,每周一次,连续喷3^-4次,或用矾肥水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控制病情。 5、根腐病主要是水分过多造成,平时要等到盆土表面发白时再浇水,并经常松土。在梅雨夭或雨水过多时,宜搬到屋檐下或室内避雨;在上盆时盆底应多加些碎瓦片等,使排水通畅,并将盆用砖搁起来,加快水流的速度。 白兰花叶子发黄是很常见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养护不合理造成,所以想要有一盆花色洁白优雅,枝条青翠碧绿的白兰花来美化自己的花,还得再养护上努力。
大岩桐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室内盆栽美化花卉,花期长,花色艳,株植小巧别致,具有很高的观赏美化价值,但大岩桐养护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下面爱莲说带大家去了解下大岩桐的病虫害防治: 大岩桐病虫害防治: 1、大岩桐枯性线虫病 枯性线虫病是大岩桐常见病害,由线虫侵染所致,危害嫩茎、幼株、地表茎部和叶柄基部,呈水浸状软化腐烂,病部逐渐上延,从叶基扩展到叶片,被害叶皱缩褐变而枯死。成熟植株从叶柄被害开始,逐渐扩大,不软化。 解决方法:苗床用土和花盆都要用蒸气或氯化苦等消毒,块茎放在60度温水中浸5分钟或用乌斯普隆消毒,拔除被害株烧掉或深埋。 2、大岩桐腐烂病 腐烂病主要为害大岩桐叶、茎和幼株,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暗褐色坏死斑,斑中呈现轮纹,严重时上部的茎歪曲和矮化。成株在近地茎上产生大而黑色凹陷病斑,并裂开,病斑上的小黑点排列呈轮纹状,边缘有白色菌丝。 解决方法:栽植前用甲醛3份兑1份水喷洒地表面,并盖薄膜,或用70%敌克松粉剂7份兑3份细土混匀,撒于地表消毒。平时注意花田清洁卫生,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浇水时避免把水喷洒到植株上。 3、大岩桐灰霉病 灰霉病是大岩桐的主要病害,叶片、叶柄、花瓣等均可受害。在花梗上表现为褐色软腐,往往从边缘发生褐色病斑,表面有轮纹折皱,可扩大到全叶。潮湿时着生灰色霉层,后变为黄色。严重时整叶、整花以及整枝变褐枯死。 解决方法:发病期间用80%代森锌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4、大岩桐疫病 疫病在大岩桐叶、块茎、根上都可发生,叶片染病后呈暗褐色水渍状软化,扩展到叶柄后造成叶片腐烂,并有水渍状狭窄凹陷斑,病斑常扩展融合成大斑或长条形大斑,有时茎部发病蔓延至叶柄,引起叶片折倒。 解决方法:发病初期喷施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蓟马 蓟马是大岩桐常见虫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朵,造成叶片畸形,产生黄斑,植株停止生长等。 解决方法:平时注意及时清除蓟马的寄主植物,如杂草等,喷洒毒死蜱、七星宝乳油、杀虫双水剂、风雷激等进行防治。 大岩桐在高温闷热不透气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摆设在家居中美化环境时也要保持室内的通风透气问题,以免大岩桐发生病害等,影响株植生长与美化效果。
百合花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花卉,寓意美好,清新高洁,株型优美,用在家居中有很好的美化装饰效果,但如果不注意养护百合花会发生病虫害侵染,降低观赏价值,影响美化效果,今天下边带大家去看看百合花的病虫害防治: 百合花病虫害防治: 1、百合花叶枯病 叶枯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级处刑 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2、百合花花叶病 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解决方法: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3、百合花斑点病 斑点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解决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4、百合花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茎、花,造成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价值。解决方法: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镁可湿性粉剂500倍,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百合花茎腐病 鳞茎腐烂病病发时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解决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6、百合花青霉病 青霉病 主要危害鳞茎、叶、茎,在鳞片腐烂斑点上首先长出白点,然后会长出绒毛状的绿兰色的真菌。解决方法: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10分钟,捞出晾干后贮藏。 7、蚜虫 蚜虫是很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是危害百合的嫩叶、茎秆,特别是叶片展开时,蚜虫寄生在叶片上,吸取汁液,引起百合植株萎缩,生长不良,花蕾畸形;同时还传播病毒,造成植株感病。 解决方法: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高搏(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20000倍液喷洒。 8、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为害百合花地下鳞茎及鳞茎盘,造成根腐死苗。解决方法:用敌敌畏500~600倍液浇灌根部可防治地老虎。 百合花布置在家居中既有很好的美化效果,也能带来好的家居风水,是很好的观赏花卉品种,但要注意养护以免病虫害侵染降低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