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蔓开花吗 植物最美的瞬间大概就是开花了,当然,即便是不开花,有很多植物也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美丽,只是缺少了开花这一步骤,会徒增一些遗憾。 长春蔓的叶子翠绿,叶形秀美,单是观叶也很有意味。但是长春蔓也是可以开花的。长春蔓开的花朵很漂亮,花朵比较小巧,精致,十分具有观赏性。它是一种很好的观花植物。 长春蔓的花期 长春蔓的花期比较长,一般在春季开花。长春蔓开花的时候会从3月份初开持续到5月份凋谢,差不多伴随着整个春天。每当长春蔓开花的时候,便会从一丛一丛的绿叶当中开出一朵朵蓝色的花朵,十分优雅迷人。 长春蔓的花型花色 长春蔓的花朵类似于长春花,有5片花瓣,花瓣向四周伸展,但花瓣比长春花的花瓣要细长一些,有棱角,花瓣之间也不是那么的紧密。花筒比较细长,呈现漏斗状。 长春蔓的花色蓝色偏紫,颜色十分淡雅。可能会因为养殖过程中一些要素的不同而颜色有深有浅。 长春蔓开花注意事项 长春蔓开花期间要减少浇水,这样长春蔓的花朵才会花色艳丽。 长春蔓开花后会结果实。它的果实是一种很小的颗粒,无毒无害,但不建议食用。长春蔓如果想要多开花,可以对其进行摘心,摘心可以促进长春蔓的分枝生长,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多的花了。
山丹丹花:观赏花卉 山丹丹花是百合科的球根花卉,是野生百合的一种,可供观赏,一般一年生一朵,每株的寿命在7~8年,花朵为红色或杏黄色,美如“君子兰”之花,极个别的也会开出白色的花朵,水灵又漂亮,是生长在荒野的神奇花朵。 山丹丹花:红遍天下的名花 陕北人民历来喜欢山丹丹,将其视为美好、热泪、追求的化身。在民歌中唱到:“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你看见哥哥哪达亲”,“山丹丹开花隔沟沟红,听见你的声音照不见你的人。”在1935年,红军进入陕北的时候,这种红遍黄土高原的花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山丹丹花开红满山,红军来了大发展”,山丹丹花逐渐成为陕甘宁的象征,成为了陕北的象征,成为了延安的象征。随着歌曲的流传,山丹丹也成为了红遍天下的名花。 山丹丹花:也曾濒临灭绝 70年代,山丹丹花被大家发现,那时候大家并没有保护的意识,幼苗时期山丹丹和杂草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过度放牧,加上连年的干旱,生态环境破坏,山丹丹一度曾淡出人们的视野。耕还林再造山川秀美,使得生态环境日益好转,5年过去了,红百合又在杂草中发芽,慢慢露出那张羞涩的脸。 或许你还没有见到山丹丹的美,杂草中的那一点红,就是它。和杂草没有区别的幼苗,一旦绽放,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它的背景。
山丹丹花的种植方法 种植时间 山丹丹花低球根植物,种植主要是以种球为主。根据种球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花盆,养护得当,大球当年就可以开花。 栽种时间通常在秋季,错过了秋季可以将种球储存在湿润的沙土中,等秋季栽种。种株是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较好的土壤,土质不好很容易造成种球腐烂。 种植间距 种植是保证一定的间距,大球30厘米左右,中球20厘米,小球7~8厘米。种植过后不要覆土过深,3~4厘米即可。 山丹丹花的养殖方法 环境要求 山丹丹花是北方的野花,没有那么的矫情,种球发芽之后注意补充阳光,正常的光照就可以不需要遮光,每天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 注意湿度,不能过干或过湿,天气晴朗的时候,将植株放在室外养殖就好,不要积水过多,以免烂根。 除草 作为一种草花,在山丹的周围会冒出很多的小野草,会和植株争夺养分。在生长期间,要经常除草,直接拔除。在幼苗期要经常松土,保证土壤中足够的氧气,但后期根茎成熟,在土壤表面浮现根系,为避免伤根,松土的时候要小心。 防虫 4~5月份,山丹丹花会迅速生长,也会逐渐长出花蕾。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很难防治,所以在种球是要做好消毒,在养护中每月可用消毒液灌根。 山丹丹花养殖注意事项 向阳干燥 山丹丹花喜欢向阳干燥的环境,根部适合冷凉的环境,不能憋闷,高温多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根部腐烂。注意夏季要及时通风,经常松土。 休眠 球根植物会有明显的休眠期,6~7月开花,8月地上的茎叶会逐渐枯萎,9月地上部分会全部枯死,此时鳞茎就进入休眠期了。注意保护好球茎,明年重新种植,会继续开花的。
千日红的养殖方法 光照要求 千日红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每天不少于4小时的直射阳光。养护地点不能过于荫蔽,否则植株生长缓慢,花色暗淡。如果在千日红的幼苗期,刚好遇到一天,可以用日光灯补光。 水肥要求 千日红喜欢微湿,偏干的土壤环境,比较耐干旱,浇水时宁干勿涝。在小苗生长阶段,尤其是在长叶的时候,要适当的控制浇水,待花芽分化之后可以适当的增加浇水量,保证花朵正常生长。 千日红喜肥,除了在定植的时候在土壤中加入充足的基肥,生长旺盛期每半个月追施一次磷钾肥,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染病 。 整形修剪 千日红生长迅速,当小苗长到15厘米的时候摘心一次,促进分枝。之后,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摘心,控制株型和花期。另外,在生长过程中及时将发黄、萎蔫的叶片剪掉,还要适当的疏剪枝叶,保证株型美观。 千日红养殖注意事项 花期管理 开花之后,这是大家很容易忽视的阶段,主要保持盆土微潮,浇水的时候不要自上而下,避免花朵沾水。开花期间停止施肥,保证充足的光照。花后及时将花枝剪掉,促进重新抽枝开花。 防治病虫 千日红常发黄是呢个立枯病,要做好预防,种植之前及时消毒,发病时用杀菌剂灌根。
鸡冠花的养殖方法 土壤 鸡冠花对于环境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在排水良好的夹砂土中栽培效果最好,如果排水性不好,鸡冠花易患根腐病。 浇水 鸡冠花在生长期浇水不能过多,开花后也要控制浇水,天气干旱时适当浇水,阴雨天及时排水。 施肥 从苗期开始要摘除全部的腋芽,在鸡冠形成后,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复合液肥。 光照 鸡冠花喜好温暖的气候,喜阳光,忌寒冷。如果在阴蔽处生长则花序小、观赏价值降低,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8 -28℃。温度低时生长慢,入冬后植株死亡。 采收 鸡冠花的采收一般在白露前后,种子逐渐发黑成熟,可及时割掉花苔,放通风处晾晒脱粒,花与籽分开管理,分别入药。 一般亩产籽300斤,花1000斤左右,花在晒时要早出晚归,勿使夜露,以免变质降低药效,子要扬净,装袋贮存,防霉变生虫。 鸡冠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适宜种在沙质土壤中 虽然鸡冠花对生长环境要求不多,但是为了鸡冠花更加旺盛的生长、开花,最好种植在地势高燥、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生长期注意光照 鸡冠花在生长期要有足够的光照,每天至少保证4个小时的太阳光照射。 夏季保证水分充足 虽然鸡冠花喜空气干燥,忌涝,但是它枝粗叶茂,生长期消耗大量水分,所以炎夏必须充分灌水。 控制浇水量 鸡冠花养护过程中还要防止水分过多,遇连续雨天,盆栽花应搬入室内,地植花应注意排水,浇水要适度,否则易烂根。
长春蔓的变种植物——花叶蔓长春 花叶蔓长春为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蔓长春花的变种。因此它和长春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花叶蔓长春是小型植株,体型较小,株型较矮。和长春蔓一样,花叶蔓长春也是一种蔓性半灌木植物,枝条蔓性并匍匐生长。叶子呈现椭圆形,并且对生,颜色鲜艳有光泽。花叶蔓长春也会开花,并且开花和长春蔓很像,颜色艳丽,花型精致。 但花叶蔓长春和长春蔓还是有不同的地方。长春蔓叶子翠绿,花叶蔓长春的叶子虽然也是绿色,但它的叶子的叶缘呈现乳黄色,有白色、黄白色的斑点。看起来更加色彩斑斓,更具有观赏性。 在这一点上,二者还是很好区分的。 花叶蔓长春的生长习性 由于花叶蔓长春是长春蔓的变异品种,除了外形上的相似,二者生长习性也非常相似。 花叶蔓长春同样也是喜半阴环境的植物,并且耐热耐寒,四季常绿。生长迅速,露地养殖很容易成片,是一种很好的地被植物。 花叶蔓长春在水肥管理上和长春蔓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生长期要充分浇水,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每月可以施肥1到2次等,花叶蔓长春是一种可以简单养殖的植物。 花叶蔓长春的独到之处 花叶蔓长春花色绚丽,叶子形态独特,相比长春蔓,花叶蔓长春的叶子边缘白色,有黄白色斑点,更加色彩斑斓。因此,花叶蔓长春更加具有观赏性。
养殖方法 土壤选择 盆栽时应用腐殖酸土,切勿使用碱性土壤。罗汉松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和瘠薄。 水肥管理 浇水:罗汉松较耐干旱,因此生长季节浇水要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盆土见于见湿。如果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水渍,会导致烂根、黄叶,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植株便会死亡。夏季高温季节水分蒸发快,浇水要充足些,若盆土过于叶片易枯焦,也会影响观赏。 施肥:盆栽罗汉松,也需要补充养分。罗汉松不喜欢浓肥,生长季节可用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浓度为1:6、1:8、1:10,每十天半个月追施一次,施肥后第二天要灌一次水,这样有利于根系吸收。 温度和光照 温度:罗汉松喜温暖,耐寒性较弱。冬季温度下降到13℃时,就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 光照:罗汉松,能耐阴,但生长季节不宜长期闷在室内。因为室内的光照、空气湿度都不如室外好,罗汉松的生长发育,也是需要阳光和雨露的。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可于8月份进行。一般于露地苗床进行。随采随播。覆盖稻草,注意遮荫,保持基质湿润。入冬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冻。 扦插繁殖:可于春、秋两季进行。春插于3月中旬,选取1年生的粗壮休眠枝条作插穗;秋插于7~8月份,选取半木质化的绿枝作插穗。插穗都应带踵,注意遮荫。以3月移植最为适宜。 注意事项 防徒长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对已成型的植株进行修剪和摘心,以防枝叶徒长,并保持罗汉松优美的姿态。换盆时,要注意剪除过多的根系和腐烂的须根,同时剪除过密枝、徒长枝。 防冻伤 冬季室外气温下降到5℃时应移人室内,入室后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防虫害 盆栽罗汉松,平时要放在高台或石磴之上,这样,可以减少蚂蚁和蚯蚓等虫类从花盆底孔钻人花盆内,危害植株。
植株形态 长春蔓一种蔓性的半灌木植物,茎偃卧,匍匐生长,植株矮小。长春蔓的叶缘、叶柄、花萼及花冠喉部有毛。 长春花则是亚灌木植物,有分枝,植株向上直立生长,可高达60厘米,全株无毛或仅有微毛。 长春蔓和长春花从植株上看,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匍匐一直立。 叶子形态 长春蔓叶子椭圆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急尖,叶片对生。 长春花叶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3-4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浑圆。 长春蔓和长春花从叶子上看,二者的区别就是,长春蔓的叶子相对于长春花来说,较大一些,叶尖比较尖一些。长春花的叶子更圆一点。 花朵形态 长春蔓开花时,花朵单朵腋生,花冠蓝色,花冠筒呈现漏斗状。长春蔓的花朵的颜色是蓝紫色。 长春花开花时花朵腋生或顶生,一般会有花2-3朵。花冠红色,花冠筒呈现圆筒状。由于长春花的品种比较多。花朵的颜色也是各不相同,粉色、红色、白色、黄色……都各有自己的特点,美不胜收。 在花朵上,长春蔓和长春花还有其他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它们的花期。长春蔓的花期集中在每年的3-5月,也就是春季,而长春花开花则没有季节的限制,花期几乎全年。 长春蔓和长春花从花朵上看,长春蔓只开一朵,并且开蓝紫色的花,花期短一些。而长春花则是能开两三朵,花色较多,花期很长。
美国石竹 又叫须苞石竹、五彩石竹,花期春夏两季,原产欧洲、亚洲,美国栽培广泛。 锦团石竹 又叫繁花石竹,植株较矮,色彩变化丰富,具有重瓣品种。 少女石竹 植株矮小,茎匍匐生长,适宜作地被植物。原产英国,日本也有分布。 常夏石竹 植株丛生型,茎、叶较其它石竹细,有香气,原产奥地利。 石竹梅 又叫美人草,是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的杂交品种,形态也介于两者之间。花瓣表面常具银白色的边缘,多为复瓣至重瓣,背面全为银白色。 三寸石竹 其实三寸石竹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植株株型较矮,10厘米左右,花茎3厘米左右。 五寸石竹 株高20厘米左右,花茎4厘米。
绯牡丹开花二三事 植物美丽的花朵就仿佛美丽的花季少女,摇曳的花朵乍一开放,美丽的身影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什么会比花朵更美好呢。绯牡丹虽然是以观球为主,但也不要小看它的花朵,开放的美丽花朵一定也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绯牡丹开花的第一要点:花期。 绯牡丹的开花期是春季和夏季,但开花主要集中在初夏。绯牡丹开花的时候经常是数朵同开,开花时花朵昼开夜闭,花期也比较长一点,常常能连开数日,十分美丽。 绯牡丹开花的第二要点:花型。 绯牡丹的花朵细长,花筒呈现漏斗状。花瓣层层展开,错落有致。 绯牡丹开花时花朵的颜色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白色、粉红色、紫色、复色等颜色。花朵娇艳缤纷,形似牡丹。绯牡丹开花还是很漂亮的。 绯牡丹开花第三要点:结果。 植物的生长一般有个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开花——结果——老去——死亡。 绯牡丹的生长也会经历一个这样的历程。在绯牡丹开花后,它也是可以结果子的,并且还会产生花种。 绯牡丹的果实细长,整体呈现纺锤形,外观主要为红色。而绯牡丹的结的种子并不是红色,而是呈现黑褐色,可以播种。 绯牡丹开花注意事项 绯牡丹开花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绯牡丹开花时,它的植株至少有一半的球体要接受一天的强光照射,这样花蕾才比较容易盛开。 绯牡丹容易掉花蕾,要注意保护花蕾,才有可能开花。
长春蔓的养殖方法 光照 长春蔓适宜在半阴的环境里生长,对光照的要求不多。平时养护应将花盆放在半阴处,如果散射光充足,便能生长迅速,花色鲜艳。长春蔓可以接受全日照。夏季日光强烈时,要避免直晒,但太过阴暗的地方其实也不利于长春蔓的生长。 温度 长春蔓耐热也耐寒。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在0~35度之间。气温过低基本上植株会停滞生长,甚至可能有叶子冻死,但是长春蔓的叶子仍然是翠绿色的。夏季气温如果高于35度,便要为长春蔓降温,以便安全度夏。 土壤 长春蔓对土壤的要求是透气、排水性好。盆土可用园土、腐叶土、炉渣三者混合制成。上盆时,1盆可栽3-4株。 浇水 长春蔓要根据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生长期间,应给予充足的水分。高温时,通过多浇水来降温,雨季要注意排水,开花时要减少浇水。 施肥 长春蔓生长期每半月施一次肥,增施2-3次磷肥、钾肥。 修剪 长春蔓藤蔓过长时修剪,可以使其分枝生长,株形美观丰满,更富有观赏效果。 长春蔓的养殖注意事项 繁殖 长春蔓多采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 叶黄 长春蔓如果光照不足或者土壤不符合长春蔓的生长要求,便会出现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甚至脱落。 虫害 长春蔓常有枯萎病、溃疡病和叶斑病发生,要注意预防,让长春蔓健康生长。
剑叶龙血树 剑叶龙血树又名柬埔寨龙血树。 剑叶龙血树为长绿乔木状植物,茎高可达5-15米。茎粗大,分枝多,树皮灰白色,光滑,老干皮部灰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环状叶痕。叶聚生在茎、分枝或小枝顶端,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50- 00厘米,宽2-5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 本种在叶基部和茎、枝受伤处常溢出少量红棕色液汁,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很容易识别。 海南龙血树 海南龙血树又名小花龙血树,百合科,乔木状,高3~4m,茎不分枝或分枝,树皮带灰褐色,幼枝有密环状叶痕。叶聚生于茎、枝顶端,几乎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达70厘米,宽1.5-3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 分布于海南西南部,生于背风区的干燥砂土上,也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矮龙血树 小灌木状,高不到1米,具粗厚的根。茎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茎上部或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6-8厘米,中脉稍明显,有柄,柄长3-6厘米。 总状花序顶生,长约15厘米;花每1-3 朵着生,据记载长约2厘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浆果直径10-13毫米,具1-3颗种子。花期不详,果期8月。 产云南南部。生于海拔1050米的密林下。也分布于孟加拉、印度至马来西亚。 长花龙血树 灌木状,高1-3米。茎不分枝或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皮灰色。叶生于茎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条状倒披针形,长20-30 (-45) 厘米,宽1.5-3 (-5.5) 厘米,中脉在中部以下明显,基部渐窄成柄状,有时有明显的柄,柄长2-6厘米。 产广东(海南岛)、台湾(高雄、台南)和云南(河口)。生于海拔较低的林中或灌丛下干燥的沙土上。东南亚广泛分布。 细枝龙血树 大灌木状,高1-5米。茎常具许多分枝,分枝较细,具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分枝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狭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3厘米或更宽,中脉明显,有柄,柄长1厘米。 圆锥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较短,长在10厘米以下; 花通常单生,据记载长可达2.2厘米;花梗长达1厘米,关节位于上部。 产广西南部,分布于东南亚,从越南至印度尼西亚都有。